“父皇”太子無奈地扶額,扭頭打量他,“您究竟想干嘛”
劉徹“這話該我問你。五年后劉進十八歲,跟朕登基時年齡相仿。不要以為朕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算盤珠子都蹦朕臉上了”
太子頗為心虛地微微低頭。
劉徹“此事無需再議朕下月初巡視天下”
“不是近日退位”太子詫異。
劉徹下意識說“朕倒是想。袞冕工序等等,你此話何意”
太子當然不能提醒他,他可能只是嫌宮里憋得慌,腦袋一抽,不如把皇位給兒子,他游山玩水去。等他玩膩了,回來可能就不舍得退位了。
“沒,沒什么。兒臣聽命便是。兒臣祝父皇玩的愉快。”太子起身拱手,“兒臣就不打擾父皇了。”
劉徹叫住他,讓他把話說清楚。
太子眉頭舒展,雖然滿臉不見笑意,但他輕松的姿態暴露他突然心情極好“人有三急,兒臣先行告退。”不待老父親開口,連走帶跑出了宣室殿。
劉徹轉向身邊宦官“他什么意思”
宦官總管“殿下剛剛很是著急好像誤以為他今年得登基為帝。您一說出巡,按照往常來算,少則仨月,多則七八個月,說明最快也得明年。既然是明年的事,那還急什么。”
劉徹微微搖頭“不止這些。他以為朕出去一圈回來又不舍得皇位”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總管不敢附和“這事對殿下而言過于突然,殿下可能以為您想一出是一出。殊不知您去年就找大將軍和大司馬談過。”
大將軍和大司馬竟然沒有跟太子殿下提過。想到這點,宦官總管感到不可思議。
劉徹“確實。他剛剛看到袞服尺寸差點摔倒。他是還不知道當皇帝的好。”
成為明君辛苦,成為昏君挨罵。憑前世修真界注重因果,太子殿下不敢荒淫無度,蓋因他會因此寢食不安,有可能自己把自己折磨死。
太子擔心老父親猜出他所思所想,出巡回來為了跟他較勁依然退位,休沐日,太子領著兒子去二舅家。
抵達長平侯府太子就令兒子跟侄子玩去。衛伉兒子很是乖巧,劉進喜歡他。一大一小手拉著手去花園。衛登擔心一個初生牛犢不怕虎,一個年幼不懂事,把他們自己折騰的缺個不少腿,就令奴仆準備吃的喝的,他去花園涼亭盯著倆侄子。
衛青請太子去東跨院議事廳。奴仆送來茶水點心退下,衛不疑移到議事廳門外,以防隔墻有耳。
太子喜歡衛青這個舅舅不止他用兵如神,而是他真的很機敏。太子只是叫兒子陪侄子玩,衛青就猜到他此行有事相商。
“父皇前幾日令織室給我量體裁衣,舅舅可知是什么樣式的”
衛青“一年四季織女都會為你量體裁衣,怎么突然想起來問我”不待太子解釋,露出笑意“不逗你了。陛下同你明說了”
“舅舅果然知道。”太子就知道問他就對了,“他又抽什么風還是誰又刺激他了”
衛不疑差點摔門檻上,太子殿下跟陛下真是親父子,什么話都敢說。
衛青無語又想笑“休得無禮他是天子,也是你父親”
“舅舅”太子皺眉,“你就實話告訴我吧。”
衛青“陛下只有你一個兒子,你只有皇孫一個兒子,你認為陛下傳位于你跟傳給進兒沒有不同。陛下不這樣認為,你是他帶大的兒子,他的皇位當由你繼承。衛姓尊貴,但是陛下一手捧起來的。你是劉家和衛家血脈,其實算是陛下一個人的孩子。皇孫不是。史良娣是魯王妃妹妹。世人稱他史皇孫。陛下更喜歡衛太子這個稱呼。”
太子萬分費解“他弄這么一出只是因為進兒的母親是史良娣,不是他一眼相中的衛皇后”
衛青點頭:“雖然很難理解,但確實是這樣。皇后有你的時候陛下對皇后很是滿意。你算一下那時我在做什么。”
“你已是關內侯”
衛青笑了“陛下同我聊過,他希望你的長相隨他和皇后,有他的睿智果斷,有我面對匈奴時的冷靜和勇氣,還不失皇后的溫柔與和善。偏偏你做到了。你小小年紀敢同人賽馬,劍術精湛。長安百姓都說你仁厚,你卻提議修海納城。據兒,你滿足了陛下對儲君的所有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