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伉“陛下無法接受你當一天皇帝,甚至一年皇帝讓位給皇孫。”
“可您了解他,他肯定會后悔。江山固然姓劉,公卿大夫黎民百姓不姓劉,容不得他上下折騰。屆時定會有人以死相逼。”
衛青詫異“你倒是不擔心平民誤認為懦弱你無能。好比竇太后把持朝政的那幾年,陛下心中煩悶只能出宮狩獵。”
“太史令屬官都是我的人,司馬遷不敢有失偏頗。史書上不這樣寫,黎民百姓誤會又有何用不過是當下過過嘴癮。你當了這么多年大將軍,仍然有人認為您有今日全靠有位皇后阿姊。您在意過嗎”
衛青“他們羨慕嫉妒。你不一樣,你是太子,離百姓遠,他們無法羨慕,嘴上說的就是他們心中所想。”
“父皇也有人罵。”
衛青無言以對。
陛下何止有人罵,這些年就沒有停過。
最早罵皇家無能只會和親,后來罵陛下好武。樓蘭為難大漢商人那幾年,又罵天家父子一對糊涂蛋。
衛青“太子,以你的聰慧,此事也不是無解。”
“我是有法子。也想好應當怎么做。可我跟他斗了這么多年,他想游山玩水,我也想舒舒服服清靜幾年。”
衛伉疑惑不解“你跟誰斗陛下啊”
衛青對傻兒子很無語“一個家庭若想和睦,除了父慈子孝,就是有人犧牲退讓。先帝十幾個兒子看顧不過來,偶爾看一眼陛下陛下都覺著父親很好。他對太子自然也是這樣。陛下比我還不會為人父。若非太子哄著他。”父子二人可能早已兵戎相見。衛青覺著他不說出來太子也能猜到。
衛伉懂了“那些寶劍衣服”
衛青無力地抬抬手,示意他離遠點。
倚著門框雙臂環胸的衛不疑無奈地搖頭“那才多點東西自然是日常生活中也讓著他。”
衛伉恍然大悟“難怪陛下時常罵太子逆子,還時常抱怨兒子像老子,他那個老子當的像兒子。”
衛青看著太子笑著問“你真想上啃老子,下靠兒子,當一輩子大事不操心、閑著無趣就管管小事的太子”
“我上有睿智精明的父親,下有聰慧懂事的兒子,有何不可”太子反問。
衛青“你倒是跟陛下說啊。”
太子手肘撐著書案嘆了口氣,能說通他何至于來長平侯府。
衛青伸手拍拍他的肩膀“其實不是不可。以后陛下決定三月初出巡,你二月底走人,陛下定然不敢離京。陛下倘若因此躲去甘泉宮,還不是你想用誰就用誰。比如進兒替你主持廷議。”
太子頓時來了精神“多謝舅舅提醒。對了,這次出巡都有誰伴駕”
衛青“跟前一次一樣,大司馬留守京城,我伴駕。你的兩個表兄可能也會去。每次陛下出行他們就跟過年似的。”
“兩個表兄”正是公孫敬聲和昭平君。
此時昭平君在公孫敬聲府上問他去不去。昭平君和公孫敬聲不知天子要退位,蓋因劉徹下了禁令,擔心兒子叛逆,屆時事情有變。
公孫敬聲“前些天陛下有一日突然令父親再辛苦一年。你說陛下此話何意”
公孫賀乃丞相,升上來沒幾年。公孫賀也沒犯事,只比陛下大幾歲,比很早以前的丞相李蔡小好幾歲,再辛苦五年也無妨。
昭平君試探地問“一朝天子一朝臣”
公孫敬聲“陛下令父親出任丞相那日問他誰可為太仆。父親認為馬車行具很重要,需要交給心腹之人。比如我。陛下跟沒聽懂似的。應該是要把我們留給太子施恩。金日磾、霍光,張安世也該動動了,父親出任丞相那年御史大夫之位也空出來,九卿上去兩個,也沒叫他們出任少府或太仆。”
昭平君“確實不該。陛下從來不懼民間罵他任人唯親。就算他不想令你為太仆,他也可以把金日磾提上去。”
公孫敬聲點頭我算過。假日陛下真有此意,那么他一年后退位,霍光為丞相,金日磾御史大夫dashd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