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姣得了肯定后,鼓起勇氣前去見皇后。
蓬萊殿。
崔姣被一位內侍引進殿內,原本在殿外丹墀下等候還熱的厲害,進來就一股涼意將周身熱氣降下,她低著頭,不敢隨意左顧右盼,余光可見窗邊立著一人高的翠石,她不敢左顧右盼,行步十分謹慎,內侍腳步停,她也立刻停了。
內侍進房稟告,片刻喚她進內殿,內殿的上座是一位雍容華貴的中年婦人,崔姣低頭襝衽行禮,“民女給皇后殿下請安。”
皇后讓她免禮,隨后招她近前打量,太子跟前沒個貼心的人,她也一直愁,這回得聽他帶回來一個貌美小娘子,才命人帶來一觀,小娘子果然長得十分昳麗,身條也好,看她規規矩矩行禮,也是很得體,只是這身份得問清楚。
“我聽說你姓崔,可是清河崔氏”
崔姣搖頭又點頭,“民女只是崔氏的遠支,家下大人早已被分出去,與族中無瓜葛了。”
皇后看她回答的老實,不像有隱瞞的樣子,心里有了考量,崔氏女向來有窈窕令淑的好名,從來不愁嫁。
大梁是馬上得來的天下,皇室祖上常被暗暗詬病是草莽出身,為此先祖重修了以苻為首的姓氏錄,還不吝與士族聯姻。
前朝的朝堂上,多被世家大族把持,到大梁,無論士族庶民,想做官都得經過科考,書香傳世的家族還能考取功名立足朝中,僅靠人情脈絡的舊士族都漸漸被擯諸門外,崔氏便是如此。
皇后先前還有憂慮,如崔姣是崔氏嫡脈,入東宮就不只是侍妾這么簡單了,崔氏雖勢頹,也有影響力在,就算做不成太子妃,良媛、承徽的位分總得給,她還是太子帶回來的,可見太子對她很中意,往后若得太子寵愛,恃寵而驕,讓太子不顧禮法扶持崔氏,反倒害了太子。
現下就沒甚可擔心的,崔氏女溫婉可人,做侍妾再合適不過,等以后太子妃擇成,這侍妾也好處置,假如安分,或能收容,但有壞心,輕易就能料理。
皇后想了想,有句話要交代她,“我清楚你乖巧懂事,你能為太子看重,是你的福氣,但你需得記牢,我的長孫得從太子妃的肚子里出來。”
崔姣垂下長長羽睫,異常的低眉順眼,“民女謹記皇后殿下的教誨。”
皇后訓完了話,再又賞了她幾樣首飾。
敲打一下再給個棗,崔姣甚懂,恭恭敬敬的受了這賞,正欲退下時,那殿外忽有一小黃門進來,慌張跪倒在地。
“皇后殿下,太子殿下跟圣上起了爭執,圣上發怒說要廢、廢太子”
崔姣人在,皇后沒表露慌意,一個侍妾無足輕重,但這侍妾絕不可有異心,趁此機會倒能試探出來。
皇后一臉愁容,“你聽見了,陛下要廢太子,這以后太子或許只是個庶人,你正值青春年少,好好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娘子,我也不忍心逼你跟他一起吃苦,你想不想離宮”
崔姣斂神肅色,“太子殿下救民女于水火,民女死生只想追隨太子殿下,求皇后殿下別趕走民女。”
她又不蠢,皇后說不準是在試她。
她心想,要真是廢太子,她必然逃的比誰都快,誰會愿意跟著一個無法給以避身、陰戾乖張的廢太子呢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