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學騎馬那幾日,馬兒野性難馴,打馬球又極耗體力,累不說了,她腿側皮膚也磨的發疼,夜晚自己褪衣看時,破皮的厲害,有時候忍不住就偷偷哭一場,罵一頓太子,心里才解氣,有一回她哭時被木香撞見了,還好她罵太子都是在心里,沒叫人聽見,木香幫她敷了傷藥,出去就跟其他兩個女史說了她躲在房里哭,身上也傷了,這話不到一日傳到苻琰耳朵里。
苻琰置若罔聞。
沒兩日,武將給崔姣換了匹馬,新換的馬十分親人,跑起來迅如閃電,體型也比之前的那匹馬小,馬鬃卻是黃白相間的,據武將說,這馬是大食進貢的貢馬照夜玉獅子和東宮馬廄里的黃驃馬雜交而生的,因其毛色斑雜,太子出行甚少用它,但這馬是東宮馬廄中跑的最快的一匹馬。
太子為其取名翻羽,意其行越飛禽。2
崔姣得了翻羽后才是如魚得水,學起馬球來也得心應手,不久便將武師教她的戰術熟記于心,苻琰為她組建了一支馬球隊,共有五人,都是從十率府中抽調出來的上將,這些人麾下掌兵,自是各有能耐,原本看崔姣一個嬌滴滴的女郎,給她做副手多少不服,只覺太子胡鬧,可等下場打了一場馬球,便對崔姣心服口服了。
崔姣的馬球術與太子是一脈相承,兼她比郎子身形纖細,輕易就能避開夾擊。
崔姣也日漸自信,有時她竟有些許期待那場馬球賽來。
一個月后,果然如典倉丞所說,皇帝昭告天下,將在昭陵舉行獻俘禮,在此之前,皇帝要先在大明宮西內苑辦馬球賽。
到了那日,崔姣跟隨苻琰一起入西內苑,苻琰是后到的,他們入案席時,上座的皇帝正和幾位娘娘談笑,往下是公主和諸王,皇帝確實看著文弱,皇后與皇帝并坐,還如崔姣第一次見她的時候一樣端莊。
皇帝被其中一位娘娘逗笑了,在那位娘娘手上拍了拍,便見其臉上顯出年輕女郎才有的羞態,她與皇后不同,即使穿了華服,身上的書卷氣也很濃,雖不是傾國傾城的美人,卻有韻味。
崔姣經身后的南星提醒,才知這就是王貴妃,襄王苻承澤生母。
南星悄悄告訴她那一溜皇親國戚,她才不至于認錯人。
太子人到,皇帝和后妃們止了笑,諸王公侯臣子列坐,皇帝對座下的太子道,“太子這一年在外征戰,朕時常擔憂你的安危,每每夜夢都要驚醒,如今你平安歸來,朕是真高興。”
崔姣略納悶,皇帝這話聽起來對苻琰很在意啊,不像是傳聞中的不喜,廢太子恐是苻琰與他爭吵,氣急了才口不擇言的。
苻琰手捧酒盞敬他,“讓陛下煩憂,臣之過。”
父子兩人飲了酒,場上氣氛微緩,皇帝興致上來了,欲叫諸王入鞠壤賽球。
這時座中的孫給事中起身道,“陛下,臣偶得一冊時務策,甚覺有理,今帶來呈與您。”
皇帝身邊的宦官下來,接走了他手中的竹軸。
崔姣一看那竹軸,就認出是她謄寫的那封時務策,原來太子打的這個主意,是想借這冊時務策來給皇帝進言。
皇帝接過時務策看了看,登時臉沉下來,將時務策擲在案桌上,“一個無名時務策,有什么好看的”
座下無人敢出聲。
皇帝不想殺牛公微,太子覺得應該殺。
崔姣隱約明白了皇帝和太子是因這事有爭論,更是為這件事要廢太子,可牛公微是反賊,皇帝為什么不愿意誅殺反賊
皇后打圓場,“陛下,該開場了。”
皇帝才面色稍霽,道,“開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