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說嘛,整件事情怎么古古怪怪的。
“岑哥,您說我們這房子還能要得回來嗎下一步該怎么辦啊”
“這件事在兩可之間,關鍵是要找到中間缺失的那部分材料。從而認定你們這兩套房,是私產并不是公產。只要明確它是私產房了,之后的手續就好辦多了。”
二哥急得抓耳撓腮,擰眉問“那房管局都找不到的材料,我們去哪里找啊”
這也太難為人了。
岑深其實不太想管這種事,雖然這是另一個區的業務,但是畢竟都是一個系統的,弄不好就要得罪人。
不過,人家帶了重禮登門,小狄現在又在小姨子手下工作,他要是一點忙不幫,又有些抹不開面子。
沉吟許久后,他才隱晦提醒“如果區局沒有這部分材料,你們可以去市局,或者轄區房管所查一查。”
二哥感覺自己嘴里的水泡又變大了。
這無異于大海撈針呀
而狄思科想的是,這個辦法雖然很難實現,但這總比被政策直接卡死好多了。
最起碼還有一線希望。
此后的幾天,他就抽空往轄區房管所和市局跑。
憑良心講,工作人員們的態度都是很不錯的,可是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忙,這種幾十年前的資料,誰有工夫幫他查呀。
接連碰壁好幾天后,郭美鳳瞧他好像被累瘦了,心疼地說“要不我找老徐幫幫忙吧他們文化局興許也能跟房管局搭上話。”
“您可別找徐大爺,萬一人家搭不上話,那不就在您跟前丟面子了嘛。”
郭美鳳見他還能開玩笑,心情也跟著放松了一些,順了順他的頭毛說“要是你小姨還在,哪能讓你去求爺爺告奶奶”
狄思科笑嘻嘻道“您得這么想啊,要是她還在,這些東西也輪不到我頭上啊,人家肯定留給親生兒子了”
郭美鳳手下頓了頓,揭過這個話題,轉而問他接下來有什么打算。
“我不能把時間都耗在這上頭,反正已經在糾紛辦那邊立案了,就等消息唄。”狄思科想得挺開,“咱之前沒有那兩套房子,過得也挺好。著什么急呀”
狄思慧跟著附和“對啊,五哥,你放寬心,別總惦記房子了。你看這個月的都市月刊上,也登了你演出的照片呢這報紙雜志的宣傳力度可真不是蓋的,咱胡同里有好多街坊都在問你是不是當大明星了”
瞄了一眼雜志上的報道,狄思科腦子里突然閃過什么,對小六說“你把最近的報紙都找出來,讓我看看”
“馬上就熄燈睡覺了,你看什么報紙啊”
“你們別管了。”
狄思科捧著一沓舊報紙出門,在院子里點燈熬油看了大半宿,次日天剛蒙蒙亮就騎著自行車跑去了日報社。
并以新聞線索的名義,成功進入了辦公樓。
“同志,您要什么線索啊”接待他的是我為改革建言獻策的專欄編輯。
狄思科就竹筒倒豆子似的,將自家兩套房的糾紛跟記者同志說了。
專欄編輯原本對這小伙子的新聞線索,還抱有一定期待,畢竟沒有兩把刷子,也不會親自跑到報社來獻策。
可是,此時卻越聽越不對味,他急忙打斷道“這位狄同志,我只負責給改革獻策的欄目,像這種處理糾紛之類的,不歸我管要不您去別處問問吧”
不要浪費彼此的時間。
“我就是來獻策的呀”狄思科端起水杯灌了一大口,“記者同志,您是常年跑新聞的,自然比我有見識。我們這個案件不是個例吧這其中其實隱含著一個很大的漏洞,就是政策口徑不統一呀”
“有些歷史遺留問題那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咱們房管部門是不是可以本著尊重歷史,考慮現實的原則,實事求是地落實私房政策”
記者同志見他雖然年輕,但是說起話來居然一套一套的,推推鼻梁上的眼鏡問“那您有什么好的提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