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思科根本就不用費心找路子。
他直接把袁媛手頭的工作“搶”來了。
這袁大姐也是夠倒霉的。
第一天來洽談會就被技術進出口公司要了過去。
本來這也沒什么,但她要幫人洽談的是一個止血紗布的項目。
兩個負責人都是技術專家,跟袁大姐一樣不怎么愛說話。
談生意嘛,肯定要有來有往,討價還價的。
他們可倒好,人家一壓價,他們覺得不劃算就不談了。
袁媛只是個翻譯,起到一個在中間傳話的作用,人家技術專家怎么說,她就怎么轉達,并不需要幫忙談生意。
所以,第一天生意沒談成,她也沒怎么在意。回到了外賓接待處,以為第二天能像其他人一樣接到別的工作。
然而,第二天她又倒霉地碰上了這倆技術專家。
如今已經是第四天了,那倆專家的止血紗布還沒賣出去呢。
連袁媛這個翻譯都跟著上火了。
狄思科得了徐處長的準話,便把袁媛從那兩個技術專家身邊解救了出來。
“張工李工,您二位到底想不想賣技術啊”狄思科叼著一根冰棍說,“別人都開張了,你們不著急啊”
“急也不能賤賣。”張工推了推眼鏡說,“我們公司的項目大多數都是進口項目,我們手頭這個是為數不多的出口技術項目之一,還等著用這個項目出口創匯呢”
“那得有人買才能創匯呀”狄思科將冰棍桿扔進垃圾桶,拿起桌面上的介紹資料認真翻閱,“張工,咱們這個止血紗布獲得過尤里卡世界博覽會的金獎啊”
“對啊,所以我們才不舍得低價賣。”
“那咱得把這金獎的優勢突出出來啊做生意可不是謙虛的時候。”
狄思科去組委會找來了一個超大號背板。
用英語和法語在上面寫道“我們有一種神奇的止血紗布,曾獲比利時布魯塞爾尤里卡世界博覽會金獎。”
又請翻譯室的其他翻譯,將俄語、德語和阿拉伯語的版本也寫上去。
然后就將大板子立在展臺前,為走過路過的客商展示。
這種技術是有針對性的,不是什么客商都有談判資格。
所以,等到下午快閉館的時候,三人才
等來第一個法國客商。
人家逛過來,
詢問這所謂的神奇的止血紗布到底有多神奇。
狄思科只是造個噱頭而已,
止血紗布又不是止血藥,能有多神奇啊。
不過,這項技術得過國際金獎是事實,他按照兩位專家的演示,將這種止血紗布的技術優勢翻譯給客商。
法國客商聽得很認真,最后卻搖頭說“你們這種生產技術,與我上個月在日本見到的一種技術差不多,他們的報價比你們的低了三成。”
這就來到討價還價環節了。
狄思科將他的話如實翻譯給兩位專家,果然像袁媛說的那樣,倆人一聽到壓價就冷臉。
而且這次還是跟日本的技術進行比較。
那點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立馬就被激發了出來。
張工口氣不善道“你說的那種技術,我們也知道,當時是我們的手下敗將生產效率比我們的低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