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會兒大家全都來了港島,嫡出這一支人丁單薄,發展也不如九龍塘這一支。
大爺爺就動了要回族譜的心思,他不是嫡子,卻是長子。
在開枝散葉、振興家族這方面,他比老二強多了,更適合保管族譜。
三爺爺為他們搶族譜的行為扯了一層遮羞布,“二哥,你看咱們這一大家子”
他指了指不遠處的幾桌兒孫,“家里這么多人等著上族譜,而且每年還有好多新生的孩子,你那邊孩子不多,要是每次需要上族譜,我們都跑去找你,那多打攪你的生活。”
四爺爺也跟著幫腔,“二哥,你住得太遠了,家里又沒布置祠堂,確實不如大哥這邊方便。大哥家人多,地方也寬敞,連祠堂都布置好了,就等著將族譜請回來呢”
“我在新界那邊有一家規模很大的紡織廠,大哥也說了,為了重新將祠堂弄好,可以將一個政府正在開發的公屋樓盤拿出來。”
紡織廠和樓盤就算補償給嫡支的。
幾個人幫腔的幫腔,勸說的勸說,你一言我一語,中心思想就是,嫡支人丁單薄,發展有限,趕緊把族譜交給九龍塘保管吧。
雖然話說得委婉,但跟直接打王爺爺的臉沒什么區別了。
王胖胖忍不
住呵呵。
族譜又不是皇位,有什么好搶的
他是窮小子出身,對大家族這種爭搶保管族譜的行為,實在是無法理解。
保管族譜而已,難道還是什么榮譽不成
與王胖胖有相同想法的還有王政安,他人年輕,在內地接受的也是新式教育,不懂這些老頭子費這么大的力氣,爭族譜有什么用。
“大伯,您還是專心養身體吧,等您從倫敦回來再操心族譜的事也不遲。”
大老遠跑去倫敦做手術,能否立著回來還是兩說,居然還有心思操心族譜呢。
而對于大爺爺來說,正是因為不確定能否活著回來,他才想將族譜要過來
族譜能夠尋根溯源,對大家族來說太重要了,在上流社會,沒有族譜就是沒有根,說出去是要被人笑話的。
他活著的時候,還可能將族譜從老二手里奪過來,一旦他死了,他的后代就再也不用想族譜的事了。
王胖胖有些擔憂地抬頭瞅一眼爺爺,現在可謂是群狼環飼了。
他家在港島發展本就艱難,要是死守著族譜不放,以后只會更艱難。
他不在乎族譜,但是從這群老頭子的反應來看,族譜對于他們那一代人來說非常重要,爺爺肯定不想撒手。
王爺爺聽這群人發表完高論以后,嘆口氣說“我這一房的人丁確實單薄了一些,但根子主要在我這里,跟政安沒什么關系。你們不在內地可能不知道,咱們北京現在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娶多了那是要犯法的。所以,我就一個老婆,生了一對兒女。”
“按照我的想法,孩子嘛,貴精不貴多,有一個能頂門立戶的,勝得過一百個窩囊廢。”
他大哥生的兒子確實多,但真的能頂事兒的一個也沒有。
當初王家丟了鉆石礦的生意,明面上是因為大侄兒死了,何王兩家斷了聯姻。
可是,兩家人之間還有一個孫輩維系關系,怎么可能說斷就斷了
王家丟了鉆石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沒有能頂事的人。
讓王政安去跟何家聯姻,跟以前用公主和親有什么區別
王爺爺只覺得丟人
他有點驕傲地瞅一眼王胖胖,自家孫子才兩歲就能自己用勺子吃飯了。
而大哥家的幾個孩子,四五歲了還得傭人喂飯呢
這就是差距啊
生了又不好好教養,生那么多有什么用
他在王胖胖的腦袋瓜上摸了摸,打定主意,回家就要好好教養王胖胖,而后再次將視線轉向大家。
“我們這一房的人丁單薄,是環境的原因,這也是沒辦法的。我不是那種死守著族譜不放的人,要是能對家族發展更有利,我其實很愿意將族譜拿出來。”
眾人一聽,這是有戲呀
大爺爺立即端起酒杯說“二弟,你能這么想就對了,你放心,那紡織廠和公屋樓盤一定能順利交接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