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寵而驕、自以為是的公子罷了。
他被趙高一忽悠,就真覺得父親寵愛自己等于他有機會和長兄爭儲。之所以遺詔里不是令他繼位而是讓長兄登基,定然是長兄感受到了他的威脅,于是買通侍者暗害了父親又偽造遺詔。
畢竟在太子如日中天時,趙高連同他的黨羽都沒辦法成為始皇最看重的近臣。始皇宣布遺詔的時候,身邊只有李斯和蒙毅。
但胡亥這邊沒人進去,也看不到到底是始皇親口宣讀的遺詔,還是由近侍傳達的。如果是后者,那不就被扶蘇鉆了空子
胡亥邏輯自洽了,所以造反被抓時完全不肯服輸。他甚至還想找機會東山再起,可惜扶蘇沒給他機會。
昔年王弟成蟜造反,始皇便直接處死了成蟜。作為他一手帶出來的兒子,胡亥到底是哪里來的自信長兄不會殺他
可能是真的信了扶蘇精心經營的“太子殿下宅心仁厚”這個洗腦包吧。
如今胡亥還是個小娃娃,且他即便長成也絲毫沒有威脅到扶蘇的能力,所以扶蘇根本不著急處理掉他和趙高兩個跳梁小丑。
趙高此人很好處理。
打壓他不讓他有爬起來機會的就行,等他哪天不小心犯錯,便可直接處置。
反倒是胡亥,好歹是親弟弟,手段就要迂回一下。
扶蘇還沒好心到把上輩子的對手思想掰回來、精心培養成自己左膀右臂的地步,畢竟胡亥的能力也沒強到叫他惜才的程度。
或者說胡亥壓根沒有什么理政之能。
那么扶蘇只有兩個選擇,故意養廢了他,或者不管不問,放任自流。
扶蘇哪個都沒選,他選擇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養廢一個人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無止盡地溺愛,慣子如殺子。后母一般喜歡用這種手段,這樣旁人說起來就只能夸她賢惠,待繼子有求必應。
另一種方式則是嚴厲地教導,嚴厲過頭了,反而讓孩子升起厭學心思。最好能激起他的逆反,這樣孩子就會不斷和你作對。
錯的都是他,是他不懂事。你只是為了他好才在課業上抓得緊了一點而已,你是好心的。
兩種都是走極端,而且不傷自己的名聲。
扶蘇化用了后頭這種。
加課,但不加得夸張到孩子承受不了出現心理問題。
那么胡亥到時候是會厭學,還是當真從中學到足夠的知識和本領,全看他自己的造化。
他要是自己厭學自暴自棄了,扶蘇就是兵不血刃解決一個潛在敵人。
即便他沒有厭學還反而因此成了才,就他那個智商水平,也沒什么威脅,頂多蹦出來給朝廷添點樂子。
而且敵人太弱打擊起來也太沒意思了。
反正現階段的扶蘇心情相當愉悅,畢竟胡亥實打實遭受到了課業的壓力。
這還只是個開始,為了不讓弟弟養成上輩子驕奢淫逸的性子,扶蘇決定再削減一下他個人的開支。
弄死敵人哪有折騰敵人有趣呢。
先生們不知道長公子心里在打什么算盤,只老老實實回答道
“公子胡亥不太愛學習,每日上課總是忍不住玩耍。”
一位先生從袖子里掏出了個小玩具,示意胡亥平時就是在玩這些。
上課還帶玩具過來玩
這個不一定能說明孩子天性不愛學習或者學不進去,很多人小時候都貪玩。這只能說明胡亥是真的被寵大的,完全沒擔心過這件事被父親知道之后自己會不會受罰。
從某種方面來說,胡亥確實是挺懂父親心思的。他就很清楚親爹不管自己學不學,不像別的公子戰戰兢兢不敢犯錯。
扶蘇伸手接過那個鑲金嵌玉的玩具,把玩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