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扶蘇所料,秦王政的命令下達之后沒多久,胡姬就坐不住了,直接去求見了太后趙姬。
一個被王上親口說出“不想學以后就不必再學”的公子,外人會怎么看他
不明真相的人會認為公子胡亥不學無術,竟連王上都驚動了。這樣一個公子,別說繼承王位了,就算是在朝中當個普通的君侯也是做夢。
即便有人探尋到了這件事的完整過程,也不見得能對胡亥有什么好印象。有這么個只會拖后腿的母親在,朝臣對他的信心也會大大降低。
胡姬自然要趁著消息還沒傳開,趕緊讓胡亥復學。但她又不敢再去找秦王政,只能去求其他長輩。
趙姬和秦王政關系不好,可再不好那也是親娘。作為祖母的趙姬有資格插手孫子的教養問題,只要太后發了話,王上那邊應該也不會公然違抗。
可惜胡姬打算得很,結果去甘泉宮求見時,卻連趙姬的面都見不著。
楚系一脈動作不算快,是以趙姬身邊還有很多她自己的心腹。但,心腹都是身邊近侍,一般沒人會去收買守門的侍從。
所以扶蘇輕而易舉地替換了這幾個位置的人,只要他不想,沒了守門人的通報,某些消息就傳不到趙姬耳中。
胡姬并不知道守門人根本沒進去通報,只是做做樣子往甘泉宮內繞了一圈又回來了。
聽聞太后不想見自己,她咬了咬唇,到底沒有糾纏。
已經惹怒了王上,不好再惹怒太后了。
胡姬于是轉頭去求見華陽太后。
華陽夫人是孝文王的王后,莊襄王子楚嫡母。雖然不是生母,但這些年一直頗受尊崇。
這位比趙姬還要長一輩的老人家如今已是六十多歲的高齡,早就不插手底下小輩的事情。可胡姬覺得,華陽太后到底輩分高,又不像趙姬那樣和王上關系不睦,或許她說的話更有分量。
沒成想,這一次依舊吃了個閉門羹。
倒不是扶蘇連華陽宮的守衛都換了,而是華陽太后最近身子很不好,根本無法見客。
前段時間朝中還有人借此發難,說華陽太后會生病就是因為大秦發兵攻打韓國。上天都看不過去了,這才降下罪罰。
這種無稽之談自然遭受到了所有人的嗤之以鼻。
發兵是王上下令的,怎么受罪的反倒成了華陽太后老天要是真的看不過眼,也該讓王上病一病才對。
作為封建迷信的重度愛好者,秦王政自己都沒信這個鬼話。而且即便真有天譴,朝他來就是,他會怕這些
是以攻韓一事完全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倒是出聲的人遭受到了同僚排擠。
甭管那家伙是收了韓國的好處才發表此等言論,還是別的什么緣故。他和王上理念沖突,又沒有特別厲害的能耐,以后想來也沒有升官加爵的機會了。
有大才的韓非都因為一心向韓被王上放棄了,你難道本事比他還大
到如今,一個多月過去了,再無人提起這件事情。連帶著不少人都對華陽太后生病一事起了懷疑,覺得可能就是普通小病,被那人拿來夸大其詞了而已。
胡姬就是這么想的。
華陽太后深居簡出,本來就不愛去外頭晃悠。她一般都待在華陽宮里,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連楚系勢力也不怎么愛搭理。
華陽宮這個地方比較特殊,那里曾經是咸陽宮專設給太子的宮室,為秦太子宮。
孝文王被封太子之后,華陽夫人就隨著丈夫遷居入其中,此后直到孝文王繼位也沒挪過窩。連宮殿名改為華陽宮也是因為當年華陽夫人頗受寵愛,之后這里就成了她的專屬宮殿。
無論外界流言怎么傳,只有華陽宮里的侍者知道老太后身子骨是真的不太好了。太醫一日三趟地造訪,也不見她有起色。
胡姬來請見的時候,華陽太后難得清醒了片刻,正在喝藥。
聽了通傳,她有氣無力地擺擺手
“我沒功夫見她,讓她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