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件事距離扶蘇重生很近,他對最后那種相對成熟的造紙工藝有一定的印象。哪怕無法百分百還原,也能還原個一半出來。
在這個基礎上研究造紙,想必能在幾年內弄出讓他滿意的結果。
但還是那個問題,扶蘇沒辦法直接把造紙術拿出來。
他想先派人去探訪齊地,找到當初那位奇才。以對方的名義獻上造紙術,這樣便能順理成章。
秦國一向求賢若渴,每年都有六國人士前來應征,多這么一個會造紙的齊人根本不會引人懷疑。
可是扶蘇手底下沒人。
且不說留給他的楚系勢力能不能遠去齊國幫他辦妥這件事,就說造紙一事事關重大,讓這些人接手,扶蘇也不放心。
誰知道他們會不會轉頭把方子送回楚國去,扶蘇可不想為他人做嫁衣。
找李斯同樣不行,李斯的勢力只在咸陽城內。他還只是個廷尉,要等到日后成為丞相,才能把門生故吏擴散到更遠的地方。
這件事似乎只能去找父親,其他人都沒那個本事從齊國撈人。
但扶蘇對此十分猶豫。
去找父親就得面臨是否坦誠相告自己的經歷,又或者選擇假托神仙點化來圓謊。
按照前者來坦白,父親就會知道自己兒子是個比自己年紀還大的老妖怪。那他們父子之間還怎么相處扶蘇并不愿意破壞如今的父子溫情。
可是選擇后者,就會加深父親對神仙存在的篤信,這無疑也是扶蘇不想看到的。鬼神之說對帝王的影響太大了,掌權者最好不要太信這些。
還有什么人手是可以借來一用的呢
扶蘇的目光落到殿外,忽然看見一株移植自中原的樹木。那是當年呂不韋的商隊帶回來的,類似的奇花異草在咸陽宮中數不勝數。
是了,還有呂相留下的商隊。
呂相已經自盡,但他的商隊沒有盡數解散。
一部分被官署接手,替秦國繼續來往各地做生意,順便傳遞消息。另一部分倒是無人收攏,各自散去。
他們當中有些人悄悄依附了其他家族,替他們經商賺錢,混口飯吃。有些人則自己出去單干,但沒有后臺,在這種亂世中經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如果能收攏這些急需靠山的商隊,別說是去齊國找人,西域他都能伸手過去。
要調查這些人的下落倒也不難。
因為去別國很容易被某些貴族盯上,最后落個人財兩空。所以他們大多只能留在秦地輾轉,做一些巴蜀和關中之間的物品倒賣。
只要還在秦國,那就不怕找不到人。
造紙術的事情不能利用楚系勢力解決,找這些商人就沒那個顧忌了。他們只會以為扶蘇是缺錢了,想賺點外快。
這很合理,長公子入朝之后要發展自己的黨羽,最簡單的方法無外乎用錢收買。偏偏公子平日里的花銷都來自國庫,總不能堂而皇之地使用這些錢財吧
楚系勢力接到消息之后自認為明白了公子的意圖,不僅盡心竭力地幫忙收攏商隊。消息傳到楚國那頭之后,楚國還為了交好扶蘇特意送來了一些金銀作為支援。
難得有位秦國公子和他們留在秦國的楚系勢力走得這么近,必須支持他。
秦國最近在攻韓,也不知道它滅了韓國后會不會收手。若是秦國還不滿足于此,想讓楚國置身事外就得公子扶蘇多費點心。
楚王想著秦國沒可能短時間內連滅多國,那他們楚國只要拖延到扶蘇繼位就高枕無憂了。
能不打仗還是不打的好,秦國虎狼之師,是真的不好打。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