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下的黎民都保護不了。換到他們大秦,異族敢伸爪子試試
說回之前的混血兒,那是個少女,一開始在戎人部落里日子不太好過。不僅是血脈原因受排擠,還有就是女子天然就容易被欺負。
為了擺脫長大之后被迫嫁給哪個戎人的命運,她一直在想辦法自救。
大秦這次的事情對她來說就是天賜良機
戎人不懂經商,她懂啊。只要她足夠有用,就可以保證暫時的安全。
諸戎部落之間并不和平,要是他們敢逼迫她嫁給部落里哪個人,想借此讓她在部落中扎根。那她就敢立刻跳槽去其他部落,反過來坑這個部落。
腦子是個好東西,只要能想到借力打力的方法,就可以翻手間玩死敵人。
扶蘇派去的人打探是誰在幫助諸戎出主意的時候,就被少女提前截下了這個消息。之后她便悄悄聯絡上了探子,表達了自己想回中原的念頭。
倒也不局限于中原,總之就是七國的地界。
除了她覺得不安全的燕國之外,像秦國、趙國這樣壓著匈奴戎狄打的都行。或許再往南、往東一些,去個異族接觸不到的諸侯國。
只是有一點她很憂慮,她的長相稍微偏戎人了一些。放現代就是偏向西域臉型的漂亮姑娘,但是放先秦時期容易被人當成異族排斥。
聽聞大秦祖上也是西邊這一塊養馬起家的,或許不會太排斥她這個混血兒呢
扶蘇看完消息沒怎么猶豫就下了決定,幫對方歸秦。
混血怎么了,只要認同的是他們七國禮儀之邦的文化,那就是自己人。
雖然,大秦現在和禮儀之邦差的有點遠,基本不講武德也不愛講禮儀。
那女子沒怎么學習過商道和權謀,卻能憑借本能和智慧使用出來。這不是完美的治粟內史人選嗎
既能應付朝堂爭斗,又能解決財政問題。多好一個工具咳,多好一個姑娘啊
提筆給探子回了信,扶蘇又拿起另一份諸戎送來的好消息。
竹簡上寫著他們通過層層傳遞,終于在西邊找到了一種不錯的牧草。
這種牧草會開紫色的小花,當地人稱它為“木粟”。這是個音譯,戎狄隨便湊的字。
說是那邊的牛羊馬吃了這個之后,長得格外膘肥體壯。而且這種草哪里都能種,不需要良田,貧瘠地也行,遇到旱情和天寒都不怕。
為了證明自己沒瞎說,對方特意送了一株樣品過來。
扶蘇小心翼翼地從布袋里將那株牧草倒出來,一眼便辨認出了這是什么。
紫花苜蓿。
名字是后來大秦有個看不下去的文臣給起的,特意挑了與草有關的字代替之前的木粟。主要這東西是草,和木頭、粟米實在沒什么關系,用原來的音譯容易引起誤解。
扶蘇當初搞到紫花苜蓿倒不是戎狄主動進獻,而是打下匈奴之后一時半會兒搞不懂西域。但是這么大塊的地盤放著也是浪費,干脆物盡其用開了通商。
通商一開,大秦的商人就能光明正大地往外走了。有一支商隊走得格外遠了些,就發現了當地在用這個充當牧草。
扶蘇原本沒想那么快弄到紫花苜蓿的,畢竟實在是太遠了。代換到現代就是伊朗那一塊,跟里海、波斯灣和印度洋挨著。
沒想到諸戎為了賺錢居然這么有行動力,正好省了扶蘇一樁事。
紫花苜蓿的種子可以多買點,等數量足夠了,就可以純靠自己留種種植。
但是價格得往下壓一壓,做生意嘛,不能太大方。
巧了,之前才和諸戎的軍師達成了協議。有對方在,可以從內部幫忙說項,將價格壓得再低一些。
扶蘇決定榨干軍師在諸戎部落里的全部價值,多幫大秦撈點好處,然后再把人接回來為秦國發光發熱。
一個人才兩用,簡直賺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