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代地的邊軍是不會主動南下支援的。所以只要穩住了趙王,就能哄騙邊軍一直在北境待著。”
至于怎么哄騙趙王,這是郭開的拿手好戲。
讓郭開告訴趙王這次秦軍攻趙并不順利,估計要不了多久就會退兵。趙王根本不懂軍事,只要防住了其他人跑來告密,趙王就能一直被瞞在鼓里。
這個說辭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讓趙王遷覺得既然秦軍沒那么厲害,那干掉李牧也無所謂,趙國有的是大將可以抵御秦軍。
楊端和忍不住感慨
“此次若能滅趙成功,郭開當居首功。”
打仗分明是將領的工作,但真正起作用的反而是廟堂之爭。這讓身為大將的他們心情十分復雜,總歸有點不那么爽快。
扶蘇適時安撫諸位
“若要正面應戰,我大秦也并非滅不了趙國。只是舉國之力出征太虧了一些,將軍們不如多留點精力去攻伐其他四國。”
言下之意便是,將軍們的能力我們大秦還是非常認可和稱贊的。雖然這一次沒能給你們充分的發揮空間,但那是將軍們為了大秦保存國力做出了犧牲,我們都記得呢。
武將們聽得心里舒服,心頭的一點點小不悅也煙消云散了。
秦王政看了一眼兒子。
他自己不怎么擅長說好話安撫臣下,扶蘇倒是信手拈來。也不知是在哪里練出來的口才,這么會拉攏人心。
哼,花言巧語。
扶蘇偏頭沖父親眨眨眼,一副求夸獎的模樣。
秦王政收回視線,矜傲地頷了頷首,算作認可。
眾人假裝沒看見他們父子之間的眉眼官司,繼續商討戰略。
“我們派去趙國的人已經開始散步李牧有二心的謠言了,然李牧如今身處代地,不一定知道這件事。”
事實上秦國就是仗著李牧離邯鄲遠聽不見這邊的流言,這才肆無忌憚。等回頭大軍壓境了,趙王急命李牧過來主持大局,那個時候李牧大概也沒空去聽底下的傳言。
流言的事情也是扶蘇這邊負責的。
他借巴清的手聯合了秦國之前就安插在各國的探子,組成了一張嚴密的情報網。無論是打探消息還是散播流言等,做起來都十分方便。
扶蘇便取出了對應的奏報給眾人傳閱
“如今邯鄲民間還不是很信這番說辭,我便令他們不要大張旗鼓地宣傳。”
這種沒影的消息若是傳得太沸沸揚揚,反而顯得假。就要這種似有若無的,大家都不相信,那才是最佳鋪墊呢。
“我讓郭開將這則流言作為笑話說給了趙王遷聽,趙王為人糊涂,卻也有猜忌之心。現在他只當是笑話,等時機成熟,他會自己生出忌憚來。”
而所謂的時機成熟,便是接下來的第一場大戰了。
王翦老謀深算,不必明說就知道長公子的意圖。但他偏不自己點明,因為他知道不能總是他們王氏出風頭,而且大秦也需要更多的年輕將領崛起,光靠他一家是不成的。
于是王翦特意點了上次犯了傻的李信,讓他說一說如何才算時機成熟。
李信一臉懵逼
“啊這,這我不知道啊”
怎么就點到他了
他這人就不擅長陰謀詭計,王老將軍是不是故意為難他
肯定是上次收到他祖父李崇的信件之后不高興了,一直憋著想從他這里找回場子呢。
李信老將軍好生奸詐,特意讓我在所有人面前丟臉
李信悲憤不已,看得眾人無奈搖頭。
李崇那只老狐貍,到底是怎么養出這么傻白甜的孫子該不會是故意的吧
大家一時之間心里都有了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