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是故意的,倒也合理。畢竟李氏一族早已戰功赫赫了,不僅是一門雙侯,李崇本人甚至都封了南鄭公。
換他們是李氏,也會選擇用盡手段降低帝王的猜忌。畢竟李崇當初可是跟隨昭襄王的將領,白起的下場還歷歷在目呢。
把孫子養得傻一點,只會打仗不懂權謀,確實安全。不然祖孫三代都是老狐貍,碰到個疑心病的君主,很容易翻車。
王老將軍也是促狹,故意點他。
這其實是在賣李氏一個好,替他們家穩固人設,不過傻小子李信似乎誤會了。
其實誤會了也好。
兩大軍功家族表面關系不睦,就不容易引起君王的防備。
秦王政親政不到十年,眾人對他的了解還沒那么深,難免有些小心翼翼,生怕步了白起的后塵。
扶蘇看在眼里,但是什么都沒說。
武將們有點擔憂是好事,這樣就不敢行事張狂了。君臣之間想要長久相處,臣子就不能太過自負狂傲,否則再心寬的帝王也會忍無可忍。
蒙恬見李信答不上來,好心地站了出來,主動接過話頭。
他蒙氏也是三代大將,不過蒙驁十年前已經去世。而且蒙氏也沒有那么顯赫的爵位,倒不如李氏扎眼。
是以蒙恬并不擔心展露鋒芒。
當然,
,
深知王上的人品,從不擔心被卸磨殺驢。
蒙恬分析道
“如今流言可信度很低,蓋因李牧尚未留下什么令人詬病的把柄。倘若下一次戰役李牧戰敗,那么就能借此大做文章了。”
李牧敗得越慘,流言就越有可信度。
畢竟那可是李牧上次秦國攻趙直接把秦國狠狠打回去的李牧怎么可能這么容易就敗了一定是李牧放水了
扶蘇笑著贊同
“正是如此,若打敗仗的次數多一些,流言就能越快地取信趙王。”
只是如何讓李牧吃敗仗,還得敗得很慘呢他可不是普通將領,沒那么容易打敗。
眾人苦思冥想。
秦王政淡定地端起茶盞喝了一口,沒有參與到思考中去。
若是以往,他這個不懂戰爭的門外漢肯定要跟著想一想的。雖然沒什么用,主打一個重在參與。
但現在嘛,有兒子,那就讓兒子想去。他只要等大家討論出個合適的方案就好了,壓榨兒子確實很快樂。
不過秦王政很困惑,用眼神詢問兒子你會打仗
扶蘇回以一個謙虛的眼神一點點。
秦王政
扶蘇
讓扶蘇帶兵打仗,那他肯定是不行的。但作為大秦最無可挑剔的太子,他也不允許自己一點都不懂。
所以登基之后,扶蘇痛定思痛,決定補上這個短板。他把身邊沒派出去打仗的將領抓來,隔三差五討論一番戰術。
學習這個就當是處理政務之余的放松了。
所以扶蘇說是會一點點,那還真是只會一點點。而且會的是結合廟堂權謀的那一點,簡單點說就是很會利用戰爭搞陰謀詭計。
就比如現在,怎么才能營造出李牧放水打敗仗的局面。
專業不對口的大將們抓耳撓腮,討論到最后也只討論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