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見到大侄子的時候,笑瞇瞇的,一點都不意外,顯然是提前收到消息了。
李牧已經算是老將了,南鄭公作為他的伯父,年齡更是大。在先秦時期,這已經是難得的高齡老人了,不過他瞧著反而比李牧更精神矍鑠。
據李崇自稱,這是因為他跟隨的王上特別體貼將領,大家日子都過得舒心,所以不顯老。
李牧你們秦國人是不是都有個毛病,叫做逮到機會就要夸秦王政
李牧不和他啰嗦這個,只提起自己過咸陽而不入的事情。
沒想到李崇樂呵呵地表示
“這個啊,沒什么大不了的。”
李牧原來秦王這么好說話的嗎
李崇意味深長
“你見過長公子不就夠了嗎既然公子讓你直接來隴西,
那見不見王上都是一樣的。”
李牧似懂非懂地點頭。
他想,
可能這一路的安排看似是長公子做的,其實是秦王首肯。
李崇沒有解釋這個誤會,給侄子安排好住宿之后就背著手悠悠閑閑地回書房了。提筆給兒子和孫子寫了封信,叮囑他們以后要對長公子更客氣一點。
試問整個大秦還有誰敢越過王上自作主張,做完之后王上還不會生氣的啊
看來距離立太子不遠了。
咸陽宮中。
秦王政最近養成了一個習慣,下朝之后先不去正殿,而是回寢殿看看兒子的來信。點評一番今日的內容和往日的有什么優劣區別之后,心滿意足地把信放入床頭的玉盒中去,再前往正殿批閱奏折。
這絕不是因為他想有個私人空間看信,而是因為在正殿看完之后再讓人送去寢殿放好太麻煩了。
侍者對此有別的看法。
他們認為王上應該是擔心他們中途送信回去,有可能將寶貴的家信丟失,所以不假他人之手。
當然,這種推測是萬萬不敢說出口的。
這天秦王政收到的家信內容比較特別,提到了一些正事。說是已經安排武安君李牧前往隴西了,所以告知父親一聲。
秦王政倒是沒想著兒子先斬后奏不把當爹的放在眼里。
畢竟臭小子都干得出偷溜的事情了,和這個相比李牧那點小事根本不足為慮。
這件事就這么揭過去了,秦王一點沒放在心上。直到許久之后收到了南鄭公遞來的折子,才知道李牧已經抵達了隴西。
秦王政便順口把消息告知了臣子們,通知他們大秦即將再添一員大將。
臣子們回去越琢磨越不對,終于發現了其中的問題。
不對啊,李牧都到隴西了,怎么沒來咸陽覲見王上他李牧真的愿意效忠大秦嗎他連王上都不肯拜見啊
臣子于是又紛紛回去勸王上小心防備,李牧有可能是假裝投誠。
秦王政也陷入了沉默。
但他想的內容和臣子們不太一樣,他想的是扶蘇都安排李牧去縣城參觀了,也沒想起來讓人過來拜見他這個秦王。這臭小子不會是當秦王當久了養成習慣了吧,忘了他上頭還有個爹,以為自己才是秦王呢。
雖然如此,秦王政還是擺擺手讓臣子們都退下,此事不必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