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后勝應當會配合,倒是可行。不過金銀裝不了幾車,糧車數量卻多,不好偽裝。”
扶蘇“聽聞齊地文風昌盛,存有大量典籍。陰嫚之前便抱怨咸陽藏書不夠豐富,正好讓齊國抄錄一些送來。”
十萬字的竹簡足足五輛車才能裝下,可見運送書籍需要大量車架。以這個為借口,不會惹人生疑。
秦國不要藏書孤本,只想抄錄一份,要求不算過分。
齊地的諸子百家只會舉雙手歡迎,他們做夢都想要自己的學說能入咸陽,以文教改善暴秦的蠻夷風氣。
秦王政來了點興致
“齊國藏書,寡人倒是想要。”
糧草我所欲也,藏書亦我所欲也。
孝順兒子扶蘇立刻表示安排。
回到咸陽之后,秦王政去準備冊封太子的大典了。他覺得秦國歷代的冊封典禮不夠莊重,想改一改,需要和禮官扯皮。
禮官勸誡祖制不得改,都是封太子憑什么長公子是特例。秦王政覺得那不一樣,我兒子是當過天子的人,和以往的秦王不是一個檔次的。
最后雙方各退一步,秦王政同意先依循舊例舉辦典禮。待他一統天下,肯定要舉辦自己登基為天子的大典,到時候順便給兒子再補一個風光的太子冊封典禮。
這么一想就完美了,他兒子能辦兩次大典,其他人都沒有。
雙方扯皮結束,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秦王政也不得不進入加班模式,處理因為他外出耽誤的政務。
扶蘇則去處理軍糧大事了,這可關系到秦國什么時候能發兵攻魏。
是的,雖然問齊國要糧的借口是打楚國軍糧不夠用,但其實秦國的下一個目標根本就不是楚國。
無所謂,反正齊王建好騙。楚國遲早要打的,讓他再等等唄。
楚國一天不滅,秦國就能持續從齊國薅糧,這搞得扶蘇都想倒數第一個滅楚了。
不過考慮到兔子急了還咬人,而且楚國確實不能久留,所以還是接在魏國后頭比較好。
騙糧食也是需要技巧的,所以扶蘇先和酈食其配合著做了幾場戲,讓齊王建感受到他的猶豫和動搖。
越是艱難勸下來的事情,
,
齊王給了好幾次賄賂,投入的沉沒成本太高,反而沒辦法輕易放棄了。
這個時候扶蘇表達了秦國的為難之處糧食不夠用。
齊王寡人之前都給了那么多錢了,好不容易說動長公子攻楚,決不能因為糧食這等小問題功虧一簣
缺糧是吧給給給
酈食其趁機提出了偷梁換柱的建議,說可以用運送書簡的借口運糧,避免臣子阻攔大事。
齊王建好主意啊酈食其你真聰明
糧食裝車之后,竹簡再往車上一堆。糧食藏在里頭,大家只能看見外面的竹簡,太妙了
但酈食其又說不行,竹簡如此笨重,影響運輸。這樣,我秦國有一種新的書寫載具,十分輕便,看著卻體積不小,也比竹簡好遮掩。
先秦時期書籍字數都不太多,書本薄薄一本就可以承載一部著作。用它來抄錄的話,一車不僅能裝很多糧食,還能裝好多本書,比竹簡劃算得多。
扶蘇親自帶人試驗了一番。
他試出了書冊和糧食要如何堆放,才能放入盡可能多的糧草和書籍,還能做到完美掩飾下面的糧食。
齊國確實有很多藏書,父親想要,那扶蘇一定要為父親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