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事實證明太子殿下也不需要大家幫忙。
還沒等到武將爬上幾層臺階呢,扶蘇已經一挽劍花,輕巧地將荊軻戳了個對穿。二人躲閃追逃不過幾個回合,荊軻就敗了。
這其中不乏有扶蘇有備而來的緣故,更多的還是荊軻心中慌亂,失了章法。
以及秦王的佩劍確實鋒利,是難得一見的神兵利器。如此好劍平時卻只能當個裝飾品,叫武將們看得眼熱又惋惜。
剛剛太子都沒用多少力氣,就直接把荊軻釘在了柱子上。
秦王政黑著臉走過去,搶走了兒子手里的劍,不許他再拿這么危險的東西,以身涉險。
扶蘇迅速恢復乖巧好大兒的模樣,往父親身后一站,讓秦王政想斥責都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偏巧這個時候,史官一手抓筆一手捧書跑了過來,探頭看了一眼,然后奮筆疾書。
秦王政
秦王政側頭看他都在記錄什么東西。
只見史官筆走龍蛇
「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太子扶蘇提劍追殺刺客荊軻,荊軻驚恐逃竄。繞柱三圈后被太子干脆斬落,狼狽至極。」
扶蘇也探頭看了一眼,提出意見
“多寫點細節,把我寫得英武一些。”
史官立刻答應,在后面飛快補充細節。荊軻是怎么艱難躲避的,太子是怎么輕描淡寫使用劍招的,充滿了藝術加工。
秦王政
這個場景,讓秦王政不由得想到曾祖父昭襄王。他曾請趙王替自己演奏樂器,趙王同意了,結果演奏完他就讓史
官將之記錄為“秦王令趙王鼓瑟”。
他果然沒看錯,
,
繼續按照之前商定好的劇本往下演。
他冷眼看著因內臟破裂大出血,進氣多出氣少的荊軻,嘲諷道
“燕國只會拾人牙慧,學習專諸舊事是嗎學也學不會,竟連行刺的匕首也沒準備好。以后再有機會,記得找人打一把好些的武器,免得再出現刀身不翼而飛的笑話。”
言下之意,你們燕人做事不行,連刺殺這么大的事情都能出紕漏。刺殺的時候發現武器因為做工粗糙、刀身脫落弄丟了,真是笑掉大牙。
荊軻氣得雙目圓睜,想反駁那是你秦國惡意偷梁換柱。但他張嘴只能發出“嚯嚯”的氣音,口中全是血沫。
不消片刻,這位燕國來使便氣絕而亡,到死也沒能說出一個字來。
扶蘇還記得他上輩子刺殺失敗被父親反擊后,嘴巴好好的沒受影響,因此有機會箕坐大罵秦王的事情。
所以當然不會再給他一次開口的機會,要死就安安靜靜地去死。
史官可不管荊軻有什么意見,他依舊在瘋狂記筆記
「燕國遣使刺殺秦王,因太子丹心疼錢財偷工減料,事先備好的匕首松動,匕身與木柄脫落。因此事敗,為天下笑。」
好家伙,消息還沒傳出去,他先蓋章定論這件事讓燕國成為天下笑柄了。
而且還給人家添油加醋,加了個燕太子丹吝嗇的人設。
秦王政
發現父親的眼神看了過來,扶蘇便沖他眨眼怎么樣現在是不是變成荊軻和燕丹被世人嗤笑了
秦王的黑歷史,頃刻間扭轉成了燕太子的黑歷史。
別管天下人信不信匕首質量差勁這個說辭,就算他們不信,最后丟臉的也還是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