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刺殺秦王,結果動手之前就被發現了。燕丹的情報保密工作做了個寂寞,可見其人不堪重任,做不了什么大事。
更好笑的是行動之人連關鍵性的武器被人掉包了都沒發現,竟然當著秦朝上下的面拔出了一柄沒有刀身的匕首。
宴會散去之后,眾臣就迫不及待回去和親朋好友分享這件事了。
務必要讓這個故事以最快的速度傳遍天下,而且還要記錄下來,傳給后世子孫。
名場面啊這是,自己可是見證人呢
不是所有臣子都提前知道真相的,只有少數人清楚今日的事情全為太子殿下策劃。大部分朝臣雖然覺得里面有貓膩,但他們沒有深究。
不重要,笑就完事了。
大家都是人精,知道怎么做才能討好王上和太子。所以短短半個月,荊軻刺秦一事在天下各地傳得沸沸揚揚。
大部分人一笑而過,在心里把燕太子丹和丑角畫上了等號。
不過也有不少聰明人意識到,這件事背后的深意。
秦王在警告各國
這一次秦國只是不知不覺間替換了匕首,誰知道下一次被換的會是什么秦國若是想要燕王的命,說不定都能輕而易舉地將燕王杯中的蜜水換成毒藥呢。
就算秦國做不到這么夸張,提前得知刺殺一事總是真的吧燕國是個篩子,什么消息都瞞不住,其他幾國又好到哪里去呢
各國貴族臉色難看,感覺自己被秦國給監視了。仿佛他們只要有任何異動,下一秒就會被秦國收割掉小命。
有人破口大罵
“暴秦無道分明早就知道此事,卻不阻止,還故意設下圈套等人跳進去實在是奸詐”
然而罵人也無濟于事,事實就是秦國大獲全勝。
雖然秦王遭到了刺殺,但沒有人會嘲笑堂堂秦王居然被刺客近身。大家都知道秦王是故意的,他那是在殺雞儆猴。
更何況故事里不僅丑化了燕丹,還將秦舞陽和荊軻的驚惶描述得活靈活現。包括之前扶蘇說的兩段話,也被拿出來嘲諷燕國禮節不行。
各國不知道這是扶蘇的主意,只當秦王如此無恥刻薄,殺人還要誅心。
莫名其妙替兒子背了鍋的秦王政無所謂,寡人已經習慣給全家背鍋了不是。
總之,秦王政的全程冷靜和荊軻秦舞陽的慌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徹底洗刷了上輩子的黑歷史。
扶蘇心情愉悅地替父親起草即將傳遞給燕國的國書。
這次可不能寫治罪燕國和太子丹的內容了,不然又成了“暴君秦王逼死太子丹”
。導致后來燕地庶民老愛懷念太子,還對著條河哭“太子河”。
反正他們大秦已經成了最大贏家,不如就寬容一些,大方地表示這件事他們不會計較,希望燕王喜自己好好教育兒子。
收到國書的燕王你看我敢信嗎
秦國嘴上說著不計較,但是邊關大軍還在易水待著呢。太子丹惹怒秦王,秦王真的不會以此為借口發兵攻燕嗎
燕王喜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該怎么辦。
這個時候有個收了秦國賄賂的大臣當著百官的面大聲提議處決太子。
他說不管秦國計不計較,燕國都得擺出個態度來。燕國為今之計只有討好秦國才能生存下去,舍棄一個太子又有什么關系
反正太子丹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燕王喜采納了這個建議,命人去誅殺了燕丹,然后快馬加鞭把首級送去秦國討好秦王。
而燕國國內,則流傳起了一則流言。
說的是燕王喜貪生怕死,明明秦國都不計較太子丹的冒犯,他還非要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殺死親子、以此向秦國搖尾乞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