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比較清閑,扶蘇多了很多時間去抓弟弟妹妹們的學業和課外實習。
于是公子公主們迎來了痛苦的家長抽查。
你永遠不知道大兄什么時候會突然出現在附近,然后抓住你開小差,并罰你增加好幾倍的作業。
兄弟姐妹里唯二不受影響的,一個是早就畢業不用上課的長姐陰嫚,一個是認真勤勉的二兄公子高。
扶蘇還是很喜歡這個二弟的,畢竟他真的很認真。交代給他的事情他都會仔仔細細做好,絕不會陽奉陰違。
可惜的是公子高脾氣比較軟,不太能壓得住弟弟妹妹們。否則把盯著大家的活分派給他,扶蘇還能空出更多的時間來。
問題不大,有先生們幫他盯著呢。
這天陰嫚整理完了最終版本的七國文字對照字典,交給工匠去制作印刷用的木雕版之后,跑來章臺宮玩耍。
她都忙活好久了,連來看父親的機會都不多。如今終于忙完,她得趕緊過來培養一下感情。
一進門,就看見大兄正在寫什么東西。
父親還在批閱奏折,陰嫚沒有貿然打擾。她湊到扶蘇身邊,小聲詢問這是在寫什么。
扶蘇便示意她自己拿旁邊寫好的紙張去看。
陰嫚拾起來看了一眼,意外地發現這好像是儒家的學說。又換了一張,這張是道家的學說。
一沓手稿總結了諸子百家的許多主張,但是仔細一看,又覺得不太對。好像是刪減版,就是從百家學說里挑出有益于大秦的,剩下的全部摒棄。
陰嫚靈光一閃,瞪圓了眼睛
“大兄,你這是雜家的主張啊”
以前外面都傳言,大兄被儒家給忽悠了,以后可能會親善儒家。可現在看來,分明是雜家。
于我有用者取之,于我無用者棄之。
陰嫚復雜地看了一眼長兄。
昔年孝公廣納賢才,商君自魏國而來,與孝公暢談了幾場。
第一次,商君大談帝道,即上古堯舜之道。此道脫離實際,早已不適應如今的社會形式,孝公不予理睬。
第二次,商君改談王道,即周文王仁義治國。此道雖好,卻不適合當時的大秦,孝公同樣沒有采納。
第三次,商君摸準了孝公的偏好,大談霸道。以爭霸天下為目標,確實引起了孝公的興趣。
第四次,商君終于提出了成就霸道偉業的方法。二人促膝長談,商議下了變法圖強之路。
因此自孝公以來,大秦走的一向是霸道之路。然而長兄顯然不青睞純粹的霸道,反而更像是王道與霸道的雜糅。
扶蘇偏頭看了一眼沉浸在奏折中的父親,秦王政頭也沒抬,卻像是察覺到了兒子的視線那般,擺擺手示意他們自便。
于是扶蘇就帶著妹妹出去了。
二人在溫暖的偏殿中坐下,扶蘇拿起那沓寫滿文字的紙張,慢悠悠地開口
“陰嫚以為,何
為天子”
陰嫚皺起了秀美的眉頭。
如果問何為諸侯王,
她可以答出很多個模版。譬如春秋五霸那種的,
各有各的風格;再譬如最近幾代秦王那般,威震天下;亦或者各國中興之主那樣,沉穩強大。
可是天子,她就只想得起來周天子。幾百年來周天子都是那副弱小可憐又無助的模樣,著實沒什么優秀案例可談。
再往前西周的天子,那太遠了。記載稀少,基本不可考,大家寫下來的多也是以訛傳訛,充滿了自己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