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這個扶蘇就想笑。
他告訴秦王政
“不知為何我與弟妹們這一世提前了五年出生,原本我該和王離差不多年紀的。”
dashdash
dquo▏”
下田換走上田,士兵肯定不樂意。
秦王政道
“但關中良田也有定數,到后面遲早要大規模遷人出去。”
扶蘇點頭
“可以先從河洛一地開始,那里是關中門戶,離得不遠。”
東出函谷關就是河洛平原,即后世的河
南。這里同樣良田沃土無數,而且離秦地還近。
要是不考慮現實問題,其實將七國人口打散混居,是能最快同化六國之民的辦法,還能摧毀六國殘余的風氣。
可惜這種操作根本不可行,只能夢里想想了。
現如今大秦能做的只有搜羅六國史書,不許民間私藏。這樣等再過幾代人,新生兒就不知六國、也對六國徹底沒有歸屬感了。
秦王政一開始的想法是徹底銷毀那些史書,扶蘇覺得這樣太浪費了。
誰說六國史書只能成為六國舊貴族動搖庶民的工具他們完全可以反過來,利用史書反將一軍。
扶蘇把公子高叫了過來,讓他去修六國史書。
公子高“啊”
扶蘇解釋道
“你去將記載中各國君主的昏庸事跡都摘抄出來,編成書冊。學史可以明智,不如就將歷史作為官學的必修科目之一吧。”
與之相對的,也要把秦國君主的英明決策也摘錄一份,加入其中。
不就是拉踩嗎這個扶蘇可太熟練了。
公子高還、還能這樣
公子高恍恍惚惚地離開了,他得到了長兄的特批,提前從六英宮畢業,去藏書處找了長姐陰嫚。
陰嫚幸災樂禍地看向他
“喲,又是個來寫教科書的”
公子高沉痛點頭。
陰嫚追問
“你要寫幾份”
公子高數了數
“可能至少七份吧”
戰國七雄,各來一份。
陰嫚聽完來龍去脈,不懷好意地指點
“錯了,七份怎么夠呢戰國雖然只有七雄,可往前數諸侯國數量可遠不止七個。”
公子高“啊不是吧”
陰嫚“怎么不是你就說吧,晉國的昏君要不要記錄吳越爭霸這么經典,是不是得記”
陰嫚可有道理了。
她覺得大兄既然想培養大秦自己的高官,那就不能只搞戰國七雄之間的拉踩。學史明智既然這么重要,所以不能只學秦國的優秀經驗。
反正別的國家距離那么久遠了,也不是被秦滅的,寫點他們的優秀事跡也沒什么。只要六國史書的摘選里不提正面典型,那就問題不大。
這些天陰嫚自己編教材都編出經驗來了,一番指點把本來就有些書呆子傻氣的公子高成功忽悠住了。
“我懂了,長姐”
公子高拋卻了要加很多班的煩惱,眼睛里寫滿了斗志。
“我要先整理一版六國國君的昏聵操作出來,用詞盡量通俗易懂,方便傳播給六國庶民。然后再寫一版比較復雜的,搭配上分析,教導官學的學子君王都做錯了哪些。”
“接著整理大秦的明君和賢臣,同樣要分析他們的行為,供學子參考。而更久遠的其他諸侯國,則要優劣皆有,學習他們的優點、吸取他們的教訓。”
“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