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讓名家打頭陣試試,或許有奇效呢。
結果就聽這群人習慣性地開始了詭辯
“如今水淹大梁,雖說積水難以毀壞城池,但城中的房屋卻很容易被淹塌。你們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城中子民考慮。堅持不肯投降,是不把他們的性命放在眼里嗎這么做,難道不會良心不安”
好的,上來就是道德綁架。
魏兵氣得頭發都要豎起來了,要不是有將軍壓著,能當場和下頭的名家吵起來。
你們灌水淹城的都沒有良心不安,他們為什么要有
可惜論口齒利索,名家弟子誰都不服。要和他們辯論出個輸贏,贏的只會是他們。
魏將還在思索要怎么反駁才更能顯得自己占據了大義,那邊機關槍已經繼續突突突了,根本不給魏人插話的余地。
“我知道你們都是貴族出身,反正貴族都在城墻上待著了,城墻又塌不了,當然無所謂。有本事你們把城墻讓出來給庶民,自己躲在房子上面,再硬氣地說自己死不投降啊。”
魏人
從來沒見過這種勸降的方式,秦國真的想讓他們投降嗎這不是來拱火的
偏偏這么拙劣的拱火,它就是有效。
城墻上的貴族全聽見了。
他們聽清楚了,然后就炸鍋了。
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有腦子,所以人群里出現不少傻缺也是正常的。一聽到讓他們去站到危房上頭,一個兩個立刻駁斥起來。
在這個時代,庶民的命不值錢。這樣的觀念幾乎充斥在所有貴族腦子里,他們從小就是接受的這類說辭。
于是盛怒之下,難免口不擇言,把心聲吐露個干凈。
比如
“讓我們給賤民騰位置想得美”
“庶民死就死了,我的命不比庶民的值錢”
“就不投降,有本事你們秦國把城墻也泡塌了啊”
諸如此類,充滿優越感的發言。
名家妥了妥了
名家話鋒一轉,立刻放棄了針對貴族,扭頭沖城里喊話
“諸位父老鄉親都聽見了吧這群貴族根本不管你們的死活我作為秦人都擔心你們被淹死,他們完全不在乎的”
貴族們
“還有城上的士兵們,你們難道沒有家小在城中嗎你們就眼睜睜看著貴族搶了你們親人的活命機會”
貴族們
“貴族都不上戰場的,卻能穿一身齊全的鎧甲,你們這些浴血奮戰的將士反而沒有鎧甲穿還等什么趕緊把鎧甲搶過來啊保命要緊”
貴族們
當面挑撥離間是吧
貴族紛紛警惕起來,遠離了周圍的士兵,招呼家仆趕緊保護好自己。
士兵壓根沒打算動手呢,貴族先做出了防備姿態。這弄得士兵心里很不是滋味,覺得自己在貴族眼里就是沒有紀律可言的暴民。
換句話說,人格受到了侮辱。
這還沒完,接下來名家弟子開始當面教唆城內庶民造反了。
多好的機會啊。
趁著貴族全部躲在城墻上挨挨擠擠的下不來,他們只要擋住了城墻上上下的階梯,不讓士兵支援,然后就可以悄悄鳧水去開城門了。
什么你說城門打不開帶上斧頭,或者搶幾個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