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這一招,就可以主動引誘有本事的人往圣地跑。
而在圣地待久了,受到周圍人的影響,比起去地方鬧騰,他們自然會更傾向于進入國都的中央官吏體系里發光發熱。
秦王政聽罷問道
“你覺得哪里合適”
扶蘇答
“自然是鎬京。”
周朝舊都鎬京,在咸陽隔壁。當初秦王以尊奉天子為借口,沒有直接以鎬京為國都,而是在附近建立了咸陽。
等日后天下一統,大秦當然不屑于舍棄咸陽遷都鎬京,他們沒必要借周朝之勢鞏固自己的統治。
而且大秦又不搞分封,還是和周朝區分開來比較好。
不過鎬京畢竟在天下人心里地位特殊,做不了都城的話,塑造成文人圣地倒也不錯。
去除掉鎬京的政治意義,把它打造成一座龐大的“學宮”,對秦國也更有利些。
學術中心就在國都隔壁,也方便輸送人才。順便能給國都減負,分擔一下都城的人口壓力。
秦王政微微頷首
“那便給鎬京改個名字吧,既然不再是京都,就不好用京字了。”
扶蘇好奇地問道
“父親準備改個什么名字”
秦王政早就想好了
“長安城,讓他們安安分分地待在那里,只做學問,不要生事。”
扶蘇提醒
“關中已有長安鄉,乃是當年長安君的封地。”
長安君成蟜,因其封號的緣故,封地也改名為了長安。不過只是個鄉,比不得鎬京規模龐大。
秦王政輕嗤一聲
“長安君業已伏誅,寡人既已撤了他的封號,封地自然該改回原名。”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不過給鎬京改個和造反公子封號一樣的名字,總叫人覺得他意有所指。
長安君不安分,秦王莫不是在用這件事敲打諸子百家,讓他們不要沒事跑去學成蟜鬧事,自斷后路吧
群臣聽完王上的決斷之后,基本就是這么個想法。
但沒人敢說出來,秦王政也不在意他們到底是怎么想的。
周朝已經滅亡了,它的舊都秦國愛怎么改怎么改,天底下估計也就只剩下楚國敢有意見了。
可惜楚國暫時還不知道這件事。
長安城的建設可以從現在就開始,不過名號不需要這么早就打出來。其他的不著急修,先把天下第一學宮要有的最闊氣的藏書樓給弄出來。
扶蘇的建議是直接把天子的宮殿改造成藏書殿,這樣規模也有了,還能物盡其用。
改建的話花費會少一些,不過幾百年沒用了,鎬京的宮殿估計已經不能看了。畢竟早些年秦國還會裝裝樣子給修繕一番,這些年干脆懶得管了。
秦王政挑眉
“無妨,能放書就行。諸子百家若是看不下去,我大秦也不攔著他們出錢自己修繕。”
這是把扶蘇的空手套白狼給學去了。
扶蘇微笑著拱手稱贊
“父親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