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倒是全便宜了蒙毅。
扶蘇看了一眼侍立在側的郎中令,心道這位未來的大秦丞相,應該很快就會開始掌握實權了。
這兩年待在秦王身邊,蒙毅接觸到了大量以前學不到的東西。而且受扶蘇的影響,父子倆討論的很多都是大一統后要實行的治國策略。
所以比起秦國丞相,蒙毅其實是朝著秦朝丞相培養的。大一統后的大秦才是他最佳的舞臺,如今還要暫且委屈一下,屈居王綰等人之下。
與李斯是扶蘇自己拿捏住的不同,蒙毅從一開始就是秦王政給繼承人準備的丞相。因而扶蘇壓根不需要花心思去拉攏蒙毅,省了不少事。
蒙毅自己也清楚這一點,趁著太子有空便會去尋殿下請教一些自己不太懂的東西。
這日扶蘇和蒙毅交談結束之后,扶蘇忽然開口說道
“父親有意改郎中令職責。”
原本郎中令只管宮廷宿衛及殿中侍衛之事,
但蒙毅擔任郎中令這些年,
手中的職權顯然不止這些了。
反倒是諸如宮門屯兵一類的統領之事被徹底分了出去,是蒙毅的副手在管。
如今大秦官職設置相對混亂,沒有特別明確的體系劃分。二公九卿那都是天下一統之后規范出來的了,而且雖然設置了這個規定,大秦依然有一些不在九卿之內的官職,顯得亂糟糟的。
比較典型的是“客卿”,不在九卿之列。但自從百多年前開始,客卿就是各國皆有的職位,只在丞相之下。
一般來講,都是他國來的人才會被奉為客卿。然后等時機成熟,一步登天坐上相國之位,所以客卿地位不低。
李斯就當過客卿,不過那是在當廷尉之前的事情了。壓在他上頭的還有昌平君、王綰等人,這才弄得李斯的丞相之路坎坷波折。
像張儀、范雎之類的,就沒有中間那些步驟,是由客卿直升的相邦。
除了客卿之外,還有不少官職也很難界定高低。
別看二公九卿聽著好像個個權利都很大,但就像后世的六部那樣,工部作為六部之一,不還是受排擠輕視的小可憐一個有些非六部的官職恐怕都比工部尚書實權大。
總之,二公九卿、二省六部之類的,都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括了。在這之外還有大量的實權部門,有些部門之間還會產生職權范圍的重疊。
扶蘇借由郎中令職權更迭一事,與蒙毅商討起官制的規范,想聽聽蒙毅的意見。
蒙毅皺眉想了半晌,先問道
“不知王上意欲將郎中令一職,改為何樣”
扶蘇答
“九卿之一,受丞相統轄,增設殿中議論、賓贊、受奏事等事宜的掌管。宮廷宿衛與殿中侍衛依舊歸郎中令負責,一切宮門守衛則徹底獨立出去,由衛尉專管。”
衛尉這個官制存在時間也不短,當年莊襄王子楚病重時,華陽太后便曾經借此阻攔呂不韋等人入宮。因為那時的衛尉是羋氏族人擔任,聽從華陽太后的指令。
秦王政上位之后,為避免再出現類似的事情,大力打壓了羋氏在秦國的地位。
衛尉如此重要的職責,怎能交由楚人掌控
宮門歸衛尉管,宮內侍衛歸君王近臣的郎中令管,不能再互相插手對方轄下的士兵親衛。兩者互相鉗制,任何一方有異動都能及時率兵抵抗,大大提升了秦王的安全性。
蒙毅聽罷點頭
“看來王上要有大動作了。”
郎中令若是掌管殿中議事的話,只怕屬官不會少。蒙毅手底下很快就會聚集來很多下級官吏,他要忙起來了。
秦王政大約是不想放蒙毅離開自己身邊,于是干脆把郎中令改成和朝中官員一致的部門統領,而不是單純的君王近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