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把這個當做最后的選擇。
可以的話他還是更想收服本地人,讓他們安心為大秦耕種良種。畢竟對方已經習慣了這些氣候,能更好地適應當地的情況,不容易造成水土不服引發的減員。
總之,屯兵百越是有至少四項深遠意義的,不是隨隨便便選出的地方。
不過這里頭有些考量要等到楚國被滅之后才能起作用,在此之前,趙佗手里的士兵就是單純在原地種田而已。
既然如此,讓他們順便防備一下那些被送給齊國的楚國城池,也不費什么事。若能借此騙到齊國的糧草,那將非常值得。
秦王政點頭,對扶蘇的分析十分滿意。
但此等大事,還是要請將軍們一起來詳談一番為好,不好輕易做出決定。
將軍們很快到齊。
扶蘇替父親把事情詳細說了一遍,免得父親剛好的嗓子又因為說話太多從而病情反復起來。
說完,他詢問將軍們的意見
“諸位覺得,此城可能送給齊國”
秦國要的是全天下,一城一地的得失并不那么重要。現在送給齊國只是給點甜頭安撫一下,反正遲早會拿回來的。
將軍們商量了一番,都覺得可以送。又不是什么戰略要地,挑幾個看似繁榮的大城充充花架子即可。
李信的思維非常簡單
“可以多給幾座,這樣顯得我們誠意十足。左右都是于軍事上不要緊的城池,給一個也是給,給兩個也是給。”
這是準備用數量假象迷惑齊王建。
楊端和十分務實
“給了齊國,齊國能幫忙經營嗎聽聞齊人擅長經商,等回頭我們再拿回來的時候,府庫稅收應該可以增加不少了吧”
這是打著送給齊國喂肥了再搶回來的主意。
王翦則老謀深算
“給排成一條線的城吧,讓齊國以后運糧就從這里走。直接從齊國腹地運到楚國邊境,也省得我們自己費心了,中途的運糧損耗齊國自己承擔。”
這是為后續戰事膠著時再騙齊國糧草做準備,想叫齊國成為戰時承擔運糧到前線的責任。
屆時只要派人在最前端的城池里等待接手,接到糧草后就能直接送去楚國境內了。省了中間的路途,十分方便。
被太子拎來旁聽的韓信目瞪口呆,覺得他們快要把齊國的所有利用價值都榨干了。
這就是成熟武將的世界嗎
眾人商量完畢后心滿意足地離開了,接下來要怎么說服齊王接受運糧都走這條路線,那就是酈食其的事了。
酈食其還得保證齊王不會看出秦國送這些城池是打著薅羊毛的主意,而要叫齊王真情實感地覺得秦國送城只是單純為了表達誠意。
希望酈食其看到秦國給出的城池分布圖之后,能夠想到合適的說辭。
無字驚鴻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