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已經到了午間,秦王政便讓人干脆擺飯,直接用午膳。
侍者上菜的間隙,秦王忍不住說了兒子兩句。賴床也便罷了,怎么能不用早膳呢。
但看樣子臭小子也是沒聽進去的,只能把這件事記下,回頭吩咐侍者注意著點。扶蘇自己不吃,侍者也得把東西送到他跟前,勸太子好歹用一點。
用罷午膳,扶蘇見日光正好,便邀父親一起去外面坐坐。屋子里雖然燃著炭火十分溫暖,但待久了總覺得有些干悶。
侍者連忙取來厚實的帔衣,奉給二位。
天冷了,太子的新帔也制了一堆。帔便是毛領斗篷,扶蘇穿戴上后清俊的臉龐越發顯小了。
秦王政也有新帔,但他穿起來就盡顯霸氣。身高八尺六的秦王,換算成后世的計數將近兩米,直接把一米八左右體態纖瘦的扶蘇襯得越發單薄病弱了。
扶蘇突然就不想和父親站在一塊兒了。
雖然在父親身邊扮柔弱可以得到更多的憐惜,但父親憐惜他的方法就是每日讓夏無且來看看他有沒有生病。
哪怕藥不能多吃,冬日里滋補的食材也有不少,而且夏無且還限制他吃大魚大肉。
滋補的東西大多清淡,然而祖上是游牧出身的秦國王室后人想也知道口味不會偏好清淡。
先秦時期烹飪手法還比較原始,多為燉煮。為了增添滋味,貴族會用肉等食材釀制醬油。
這個時候還沒有發明用菽大豆釀的造醬油,用肉釀的雖然帶了一點霉菌的味道,卻同樣十分鮮美。
不過先秦可不只是使用肉來制醬,什么蟲子青蛙卵的應有盡有,大家吃東西還沒有那么講究。
扶蘇是個嘴挑的,亂七八糟的東西不肯入口。便是肉醬,他也嫌棄里頭的霉味。
所幸他并非來自正史位面,所以總能出現一些帶著改良烹飪方式的土著廚子出現,拯救太子殿下的味蕾。從現代調味料的制造,到五花八門的烹飪方式,一個不落。
作者也不管秦朝人發明這些東西是否離譜,反正就是發明了。想讓始皇和扶蘇吃點好的有問題嗎反正紙都提前發明了,也不差這點。
重生的扶蘇由于天生過目不忘,把這些東西記了個大概。于是如今的大秦貴族也過上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好日子,濃油醬赤的菜色在咸陽十分流行。
若非辣椒還未傳入大秦,老秦人能提前吃上油潑辣子。
別說扶蘇,這種滋味重的食物秦王政也愛吃。
但是夏無且不讓太子多吃這個,尤其是重油重鹽重糖的,可謂是把扶蘇喜歡的口味給去了個干凈。
愛子不能吃,秦王政也不好當著愛子的面吃,便只好陪著愛子吃點清淡的東西。
幸好廚子給力,清淡的東西也能做得美味。像是羊肉鍋子一類的膳食,就十分鮮美。
夏無且等了一上午沒等到太子出現,直到大臣離去才聽說太子總算出來了。稍等了兩刻鐘,約莫王上與太子
已經用完午膳,這才提著藥箱過來進行日常請脈。
每日一次的診脈扶蘇已是習以為常,反正他身體好著呢,又診不出什么名堂。確定太子身體養得差不多后,夏無且也不敢亂開補藥,如今只剩每月一碗的藥湯而已。
但今日,夏無且說出了別的東西。
他對著坐在亭中的秦王政行了一禮,回道太子這幾天吃多了羊肉,因而有點上火,接下來幾日得控制下飲食了。
雖說冬季適合進補,但補過頭也不是什么好事。
扶蘇無法接受。
濃油醬赤的大魚大肉不讓吃也就罷了,怎么連清湯羊肉都不讓吃了庸醫
夏無且不為所動
“太子再吃兩頓,必然要牙疼長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