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在聽愛子說上一世自己情感缺失之后,秦王政才恍然大悟。
他一直覺得原本的扶蘇太過仁和,沒有什么心眼,好得有點極端。如果加上一個冷酷到極點的秦皇扶蘇,兩者就是很明顯的一體兩面。
或許他們兩個都是缺失了一半的神魂,才會如此互補。如今另一半魂魄歸位,于是扶蘇恢復了健康。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
,這個議題從春秋至今爭論不休,各有各的說法。但人就是如此的復雜,善惡同在,才是一個完整的人。
秦王政娓娓道來,同愛子剖析他自己。
秦王問道
“你當初選擇仁而愛民,是因為你真的愛民如子嗎”
扶蘇想也不想地搖頭。
怎么可能他生來就是王室公子,高高在上,庶民都沒怎么接觸過,他說他是真的愛民傻子都不會信的。
之所以選擇當個仁君,不過是為了大秦國祚的延續,想讓大秦步入盛世之景。而扶蘇的這些追求,再往上追溯,無非是延續了父親的期望、試圖向父親證明自己的能力。
秦王政一針見血
“但你現在這么做,并不單純是為了大秦。”
如果為了大秦,扶蘇沒必要在乎水淹大梁之后城中庶民的死活。大秦缺少了這一城的庶民并不怎么受影響,人口再怎么重要也沒重要到一點損失都不能有的地步。
所以導致秦皇扶蘇真切將庶民當人看的因素,顯然來自別的地方。比如,一個對所有人都心懷仁善的原主。
扶蘇對待弟弟妹妹們的行為也能佐證這一點。
秦王政身在局外看得很透徹
“今晚侍者說將閭幾乎一整日都沒有進食,那個時候你就有些擔憂了。”
雖然當時扶蘇刻意看了他一眼,似乎是見父親擔心才決定插手的。
可扶蘇要是真的不在乎弟妹,他完全可以慢悠悠把政務處理完再去。或者先派個人過去逼將閭吃飯,第二天再去和將閭交流。
扶蘇卻選擇了自己用最快的速度把正事做完,然后急匆匆跑去六英宮親自哄人。
這些都是原主做慣了的事情。
還有許多個小細節。
像是弟妹們撒嬌歪纏時,扶蘇表面十分嫌棄,但大部分時候還是會滿足他們。
再有弟妹們闖禍之后,扶蘇嘴上說自己是在邀買人心,但行動上就是第一時間替他們求情和善后。
扶蘇自己困在前世的自我認知里不肯承認,嘴硬頭鐵的樣子是秦王父子之間一脈相承的。
扶蘇聽著父親一條條細數,不由扶額。
他還真沒意識到自己的改變,不過仔細一想,這個改變似乎也沒什么不好的。
如今認真反思后,扶蘇承認他時常嫌棄弟妹們爭寵煩人,確實只是不走心地抱怨兩句。要是真的叫弟弟妹妹全部消失,他還有點舍不得。
原來正常血脈親緣之間的感情就是這樣的嗎
扶蘇難得有點羞惱
“我哪有父親說得那么關心他們若叫那群家伙聽去了,日后不知道要多囂張。”
秦王政見好就收,喝完杯中的牛乳之后起身,表示自己有些困了,先回去休息。
把空間留給兒子冷靜一會兒。
半晌后,扶蘇輕哼了一聲,自言自語道
“明日得給將閭他們加點工作,免得又有閑工夫為了一點小事鬧得飯都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