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父親邀功道
“弟妹們還是
十分能干的,不枉費我悉心培養。”
秦王政深有同感
“以前倒是小瞧了他們的能耐。”
他總覺得兒女還沒有長大,無需煩憂朝中的事務。但如今看來,孩子們比他預料得要優秀多了。
想來也是,臣子家的后代十二四歲就開始安排入官場了。堂堂秦王的子嗣,總不能還不如臣下的兒女能干。
府衙的效率提升,對秦王的負擔減輕有很大的裨益。公子公主們發現有些繁瑣的小事用不著拿去叨擾父兄,他們就能做主帶著官吏在衙中就直接解決了。
秦王政和扶蘇相處久了之后,什么都要親力親為的心思越發稀薄起來。
以前是沒辦法,沒有足夠好用的兒女協助,又不能全都丟給臣子,只能自己上。
如今秦王政可算能放手一部分了。
愛子說得對,什么都自己管只會累壞自己。若想長久地治理國家,還是要適當放松身心,然后養生調理,爭取多活幾十年。
他是兒女們的靠山,要多看顧著點他們。也免得他不在了,兒女無人庇佑被旁人欺負死。
秦王政原本想說他走了還有扶蘇這個長兄在呢,扶蘇如今越發受弟妹愛戴了,他自己也很有兄長的樣子。
但扶蘇立刻表示自己身體不佳,恐怕難以操心弟妹。
他沒說自己這輩子不見得能活過父親,但父子倆都知道話中的未盡之意。
想想最讓人操心的反而就是扶蘇這個長子,秦王政也就不提讓長子以后替自己關照弟妹的話了。
不行,如此重擔還是他自己扛著吧。放在愛子身上把人壓垮了可如何是好
另外對太孫橋松的培養也要開始上心起來了,到時扶蘇繼位后身體孱弱,多余的責任就得兒子替他擔下。
秦王政于是開始關心起橋松的課業。
年僅七歲的橋松感覺壓力很大,他爹和他祖父都還正值壯年,祖父怎么就開始考慮壓榨他的事情了
扶蘇笑吟吟地看著父親忙碌這些,也不攔著。
隨著春耕和清掃楚地都進入尾聲,府衙又效率提升給王上減了負,秦王政的閑暇時間增多了起來。
人閑著總要找點事情做,父親這樣就挺好的。關心孫輩的課業是個很輕松的活,畢竟橋松足夠爭氣。
至于兒子會不會因此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扶蘇才不管呢。
父親高興了就行。
一轉眼攻楚的部隊都陸陸續續回朝了,只剩小貓二兩只和殘余的匪患沒有清除。留下少許部隊駐守防止楚地生亂即可,剩下的人都要回來論功行賞。
攻楚一役從準備到結束總共持續了兩二年,算是六國之中耗時最久的了。其中固然有楚地貴族頑固的原因在,但更多的還是楚國地盤太大。
光趕路就是個耗時很久的事情,更遑論行軍打仗,來回奔波。
軍功二代們早就盼著自家父親回來了,因為他們當中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也到了能上戰場
的時候。
原本二代們以為攻楚也用不了一兩年的,回頭攻燕攻齊可能只有王離大兄和楊家姐姐能參與了。沒想到楚國戰事膠著拖了兩二年,給他們拖到了機會。
所以老父親剛回到家還沒怎么休息,就遇到了自家兒女跑來詢問什么時候能發兵去攻打剩下的兩個諸侯國。
當爹的你們倒是讓你爹休息兩個月啊
“哪有那么快的去去去,別胡鬧。”
攻楚消耗了那么多糧草,不得休息一下補一補至少要等今年秋收之后才能考慮再次發兵,不過攻楚太耗費國力了,王上或許會選擇多休養兩年。
齊國那邊基本被秦國掏空了,而且齊王建大仇得報,也不會為了剩下的燕國出糧。秦國只能自己攢糧食,還得思考怎么拿下齊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