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了齊國那么久,總不好直接翻臉。
說起來齊王在咸陽待了這么長時間,居然還沒待膩。張良可真是太會忽悠人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齊國久久不見大王歸來,從年前就開始催促了。催到現在沒有下文,齊國境內隱隱有另立新主的聲音出現。
休息兩天后諸將入宮議事。
蒙武便提起此事,詢問秦王政
“王上是如何打算的再這么下去,齊國必然會擁立新王。”
齊王建日子過得確實好,齊國自己也知道人是主動留下的。但知道歸知道,齊國總不能當真幾年都沒有新國君在位。
哪怕齊王建在齊國的時候根本就不怎么管事,有他沒他都一樣。可名義上,齊國還是得有個王坐鎮啊。
秦王政示意他稍安勿躁
“寡人已經令齊王去下旨晉封太子了。”
齊王建自己也不樂意被人頂掉齊王的位置,他只是出來旅個游,多玩兩年怎么了秦王還許諾他可以去各地看看呢,他打算下個月就啟程去見見隴西的風景。
所以王位還是得給他留著的,那么立太子就只是個安撫臣子的舉措。他沒打算真的讓太子頂替他,得選個合適的兒子才行。
那個兒子沒野心,齊王建不好說。但是哪個兒子懦弱,他倒是一清二楚。
旁人不會為了這種理由就立個擔不起大任的太子,那是拿國家開玩笑。萬一齊王真的有什么不測了,按照規矩齊國只能任由太子繼位,這樣一來等待齊國的除了臣子篡權就是發生奪位內亂。
齊王建哪里看得到那么長遠,他只管自己高興就好。
倒是偶爾問過幾句,被滅的魏韓楚復國了沒有,他在秦國腹地消息不夠靈通不太清楚。
在齊王想來,這幾國遲早是要復國的。要是復國了,他就得回國去了,免得到時候幾國趁他不在家偷襲齊地。
張良用話語把人忽悠住了,也沒明說復國沒有,只道快了。齊王建就下意識理解成已經在準備復國,這兩年里就會成功。
齊王建頓時生出了緊迫感。
能繼續留在秦國瀟灑游玩的時
間不多了,可不能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頭。所以趕緊干完正事就去玩耍,以后別的他都不插手了。
最終,在張良的勸說下,齊王建立了自己和寵姬所出的小兒子。
寵姬入宮不久,生的兒子還不到十歲。別說性格懦弱了,就算性格不懦弱也很難自己掌權。
齊王徹底沒了被搶王位的顧慮,乳臭未干的小孩有什么好防備的。而且酈食其還在齊國呢,秦王許諾會讓酈食其替他護著點太子,不叫別的兒子有機會鬧事。
齊國太子一立,收買了寵姬又有秦國做后盾的酈食其更加水漲船高。
太子生母聽他酈食其的,太子在母親的教導下也聽酈先生的。其他人只要不想公然和太子作對,那齊國實際上就把控在了酈食其和他背后的秦國手中。
國家局勢越發危險,然而愿意救國的良臣卻少之又少。
秦國自從滅掉楚國大貴族之后,那是裝都不裝了。先前扶持出的代地趙王徹底攤牌,代郡的李牧之子已經開始公然和秦國眉來眼去。
這誰還看不出來那趙王是個假的傀儡,李氏一族早就投靠秦國了
齊國臣子大多都對齊國的未來持悲觀態度。
就這樣吧,與其和酈食其爭長短,不如好好表現一番。爭取在秦王眼前掛個號,以后跳槽去秦國發展。
新的太子大約能安撫齊國一兩年。
秦國要的就是這一兩年,一兩年之后他們早就收拾完了燕國。齊國孤立無援,這個時候換太子還是換齊王就都沒什么用了。
扶蘇提起了關押許久的刺客高漸離
“父親何時準備攻燕我便安排人去散布刺殺的消息。”
秦王政道
“不急,明年秋收后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