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才有自己的想法,會推翻前任制定的政策。有些人卻是完美的接班者,能將前任的意志發揚光大。
曹參便是后者。
秦律不需要曹參去修改,但需要有人不打折扣地嚴格執行。如今的曹參雖然被迫入了雜家,不再是黃老之學的奉行者,可他很清楚在什么位置該做什么事情。
李斯又迎來了一個得力助手,感動得不行。
有陰嫚公主在,又來一個曹參,他的工作量都減輕了很多。兩人都是很熱衷工作的那類人,尤其曹參非常積極,李斯感覺自己都被他們襯托得懶惰起來。
他找到機會感謝太子殿下施以援手的時候,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太子宮中,扶蘇撐著下巴逗弄從女兒屋里跑過來的小貓咪,隨口問道
“所以,事情都讓公主和曹監理干了,你做什么呢”
李斯
是啊,下屬太能干了,他李斯豈不是顯得很多余這要讓王上發現了,他怕是官職不保
扶蘇似笑非笑地看向他
“李廷尉在九卿上待了多年了,還不想著往上爬一爬嗎”
前些日子馮去疾都升任昌平君死后空出來的左相之位了,李斯倒是一點都不著急。
李斯苦笑一聲
“殿下說笑了,官位的升遷任免,哪里是斯一介小小廷尉能做主的”
秦國能人輩出,高位的官職卻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六國人才不斷涌現,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
后世都知道李斯是個能人,大一統
中他的功勞不可磨滅,是大秦實打實的第一丞相。但李斯真正出頭,要等正式施行各方面統一的政策,而不是現在。
扶蘇提點他
“文字已經開始統一了,度量衡等難道還非要等六國盡滅嗎廷尉自己不努力,指望誰替你邀功呢”
想要早點當上丞相,那就早點把你該有的功績都做出來。修改律法上已經叫王綰分了一杯羹,再這么下去,王綰功勞加身,你李斯靠做夢取而代之嗎
ua了產生懶惰心思的臣子繼續為大秦嘔心瀝血之后,扶蘇就迤迤然離開了。
秦王政見兒子回來,便知事成。
李斯這些天要是不那么劃水混日子,現在升任左相的可不一定是馮去疾。馮去疾這幾年兢兢業業為大秦統籌各地的產業鏈,功勞不小,但他李斯也差不到哪里去。
官場就是這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時候一點的懈怠就會錯失絕佳的升遷機會。
扶蘇笑道
“多磨練磨練李斯也挺好,他可不如馮去疾安分。”
有才華但小心思多的臣子,用起來就得格外廢些手段。好在李斯早已人到中年,也折騰不了多久了,這么難搞的家伙還不至于再留給秦三世的橋松頭疼。
雖說缺少一個人才有些可惜,可如今新生代的人才不是也都成長起來了嗎,橋松以后不會缺人用的。
秋收接近尾聲,又是一年過去了。
新的一年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事與之前劉季捉住的項氏一族子弟有關。
當時反抗激烈的項伯兄弟幾個俱被當場斬殺,項氏一族的女眷嚇壞了,帶著幼子項藉等人乖順了下來,不敢再鬧。
秦軍便將人押送來關中看押,依舊是老地方陳縣。
一路上他們都很配合,一直到關中地界都沒搞小動作。看守者難免松懈一些,結果就被女眷抓住機會逃跑了。
原來她們之前的柔順姿態都是假裝的。
想來也是,好歹是項氏的女眷,夫君父兄都是在血火中拼殺,哪那么容易被嚇住。
說來也是奇怪,押送項氏入關的隊伍走走停停,花了幾個月才到關中。之前秦王政忙于秋收沒太關注,如今一算日子才發現行進速度也太慢了。
侍者回稟說是女眷身體孱弱,不知為何經常生病,便在沿途郡縣停留過幾次。如今看來許是裝病,就是故意在拖延時間。
秋收時各地亂哄哄的,她們想尋機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