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們采購了大量的普通母馬,把好馬混在其中,便能極大地糊弄過沿路的部落,成功把它們帶回秦國。
只是買點普通母馬而已,各部落總不好為了這種事情得罪秦國。
尤其商人手里居然還有秦王手書。
這件事要從扶蘇說起。
在后世人的印象里,因為看多了西游記,所以都覺得古代出國需要攜帶通關文牒。
哪怕西游記是唐朝的故事,唐朝之前用的不是這個東西,比如漢朝用的就是符節。但是不重要,同人文作者只記得一個通關文牒了。
正好紙不是被作者大筆一揮造出來了嗎
所以同人大秦里用文牒也很合適。
扶蘇因此在腦海里深深烙印下了要給出西域的商人發文牒正名身份的規則。
大秦原本用的是什么無所謂,現在造紙方便,用這個還能記錄更多信息。甚至可以在文牒里寫點威脅人的話,免得西域小國膽大包天扣押秦人。
通關文牒都有了,玩個梗不過分吧
扶蘇于是請父親親筆寫下了“大秦鐵騎即刻可到”的文字,告訴查看文牒的沿路勢力要么你客客氣氣地善待秦人,要么秦國把你也變成秦人。
這么多文牒,當然不可能每一份都由秦王題字。印刷術就是在這個時候用的,每一份文牒制作出來時就印上字。
仗著西域人分不清是印的還是寫的,反正吹是秦王親筆就夠了。
如今看來文牒的效果驚人,商人們帶了這么多馬回國也無人敢攔。
本來嘛
,會阻攔他們的就是怕秦國有好馬后打自己的周邊部落。現在秦王都說了,扣押秦人和秦人的東西,那就打你。
遠的部落秦國還不一定能打得到,近的不是隨便打那自然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所幸,買馬的商人走得也不遠,否則太遠的地區秦國威懾力不足。人家會覺得秦國肯定打不過來,或者認為秦國不會為了這點小事就打過來,反而容易不認賬。
其實這話一開始是上輩子扶蘇寫在文牒里的,因為那時是從秦二世才開始搞的絲路通商。
但扶蘇覺得,自己來寫遠不如父親寫的嚇人。
上輩子是沒辦法,父親已經去世了。只能退而求其次,他自己寫。
如今父親健在,自然得父親來。
扶蘇不僅讓秦王政寫了這句話,還打算把這個當做國寶傳下去。后代子孫都用始皇版的通關文牒,回頭還得加上個“秦始皇帝親筆”的標注,防止西域人不清楚。
茶肆里很少有秦王父子這般一看就貴氣不凡的客人,扶蘇又很和善健談,店家就很樂意留下來多聊兩句。
他與扶蘇談起了文牒的事情。
店家感慨
“王上真是霸氣十足,我聽聞周邊的戎人看過了文牒上的題字之后,都嚇得面色劇變。原還有人想扣押一部分馬匹,這下是什么都不敢做了。”
秦王政聽得面色古怪。
扶蘇跟著稱贊
“王上高瞻遠矚。”
秦王政
主意不是你出的嗎
秦王政只好端起茶盞默默品鑒,假裝自己不是他們口中那個神武睿智的秦王。
店家又聊起了馬市的運營方式。
因為他的店就開在馬市對面,之前商人們布置場地的時候,他閑來無事便過去問過幾嘴,也好方便講給喝茶的客人們聽。
店家開口的時候,周圍幾個茶座也都安靜地豎起了耳朵。
店家說道
“那些商人是結伴去西域購馬的,聽聞不僅買了極佳的戰馬,還買了大量適合生育的普通馬匹回來。馬市里售賣的就是普通母馬,戰馬是不賣的。”
不賣戰馬可以理解,東西顯然都賣給官府了。
之前太仆領了買馬的活,但他著實不擅長講價。商人們本來還等著他和戎人談好價錢,自己再上門降價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