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乖巧應是,并表示那他自己出去走走。方才雖被王綰打斷了,可他看著時間還早,可以在章臺宮里散散心。
太子體貼地把空間留給父親,讓他慢慢思考。
橋松和蒙毅都很乖覺地保持緘默,沒有打擾秦王政。史官看殿內沒有什么樂子了,抱著起居冊悄悄跟了出去。
扶蘇聽到腳步聲回頭
“史史官跟來做什么我只是隨便逛逛,怕是沒什么好記錄的。”
史官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被一聲稱呼頂回去了,他沉默一瞬才感慨道
“太子殿下不愧和太孫是親父子。”
都愛這么喊他,而且都是故意的。
橋松都說了我不是故意的
扶蘇從善如流地改口
“原來起居郎不喜歡我這么喊嗎”
明知故問。
史官見太子調戲過他之后心情越發愉悅起來,無語地翻了個白眼。不過到底沒敢叫太子看見,只是偷偷翻的。
這時史官才說起自己的來意。
也沒別的目的,就是過來問問方才太子和王綰的交鋒。
雙方說話有些隱晦,史官表示他只是個單純的史官,不太懂朝中風云。請太子說詳細點,不然他不好記錄。
扶蘇意味深長地看向他懷里的起居冊
“我記得,起居冊里記錄得一般都很簡略吧”
正史又不會給你分析一件事的前因后果,一般都是發生了什么、對話了什么直接用最簡單的字句記錄下來就行的。
如果誰和誰的對話沒講明白,信息量很大,史官一般也不會去管。反正他如實記錄了,感興趣的人自然會自己去琢磨。
所以史官跑來問這個,純粹就是自己吃瓜沒吃明白,跟他的記錄沒關系。
史官裝傻充愣
“太子是嫌微臣記載得太詳細了嗎可不是您說要事無巨細都寫下來的”
他可是連王上每頓吃了什么都寫了,偶爾有空還會去問問廚子某些菜是怎么做的。
之所以會這么積極,主要是作為史官,他看多了史書,太懂閑得無聊琢磨史書的人都在想什么了。
比如他以前看周天子的記載,就很好奇周天子每天吃什么用什么。但一般的記錄只會寫東西的名稱,不會寫做法,想了解做法還得多翻一些別的記載才能得知。
周天子哪有他們王上英明神武,后人肯定對王上比對周天子更加好奇。他身上肩負著很重的擔子,務必要把王上的一切都記載得清清楚楚。
順便在起居冊上留下自己的姓名,告知后人這些事情都是他史菅記錄的,他要借此萬古留名。
比
如方才這段對話,他就可以給自己加戲太子問起居錄,起居郎菅曰“事無巨細,皆已記錄。”
是的,他還能借此強調一下他的名是“菅”,不要總是只記得他姓史。
菅,一種野草,葉子尖而細長,能開綠花,結褐色的果實。草菅人命的那個菅,讀間不讀官。
說起來他爹為什么給他起這么個名字
扶蘇沒有點破史官的小心思。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散步時便隨口替史官解惑了。史官重新拿了張紙做記錄,這可都是他寫自傳的素材。
正史隱晦不要緊,可以去看他的自傳,保證分析得清清楚楚。不好說有多透徹吧,反正太子說的話他都會寫上,太子隱而不談的他也沒辦法。
等扶蘇回到正殿時,史官也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