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覺得這群臣子真是不會來事。
這種時候你發什么呆還不趕緊跟著一起稱贊王上
扶蘇當即給了李斯一個眼神。
尋常時候李斯是最懂逢迎媚上的,現在倒是安靜了。怎么,覺得自己右相之位坐穩了是吧
李斯果然一個激靈回過神來,也顧不得多思考什么,連忙上前一步跟著贊道
“王上仁德”
有了相國帶頭,別的臣子哪怕沒反應過來,也知道應該學起來了。于是紛紛拱手,齊聲稱贊起秦王來。
秦王政就這么眼睜睜看著太子當著他的面跟臣子眉來眼去,有些哭笑不得。
他一向被人罵暴君,還是頭一回有人用仁德來夸他,還挺新奇的。
眼見臣子還準備再絞盡腦汁想些別的詞繼續吹捧自己,秦王政抬手制止了。差多就可以了,再吹他自己都聽不下去了。
眾臣只好各歸各位,收斂心神繼續談正事。
只是這么一收斂,突然發現一個問題。
他們剛剛不還在阻攔王上南巡去百越嗎怎么突然開始夸贊起王上了
現在夸都夸了,再反口說王上還是不要去為妙,豈不是自打臉王上也會覺得他們阿諛奉承,為人不實在。
可是該阻攔的還是得阻攔。
李斯硬著頭皮開口
“王上愿意親自去與百越和談自然是好的,只不過如此恐怕會助長百越的氣焰。不如先派臣子前去,如此這般也能展現我大秦的誠意。”
秦王政反問
“使者繚不是正在百越”
使者繚在替秦王游說六國并奉以重金收買六國貴族之后,便被調遣去繼續游說百越了。東越地區是趙佗在經營,南越便是繚在其中周旋。
作為秦王特派的使者,繚的分量已經夠重了。再派別的臣子過去,對百越來說也沒什么區別,不如秦王親去。
李斯只好退一步
“那不如讓太子殿下前去”
大秦儲君地位尊崇,這個誠意足夠了吧
秦王政沉默不語。
他在心里思索李斯這家伙怎么回事,作為太子黨他不和太子站在一邊,還把太子往那么危險的地方推。
倘若秦王出巡,一切規制自然按照最高的來,尤其是守衛力量不會輕忽。但是單單派遣太子前去,先不說一路顛簸太子是否會承受不住,光是守衛方面秦王就不太放心。
李斯覺得這都不是問題,王上這么疼愛太子,給太子以秦王規格出行即可。
秦王政還是搖頭
“寡人是去震懾宵小的,太子如今威懾力還不足。”
讓他把危險的事情只推給愛子一人去做,秦王政是怎么都不可能同意的。
李斯這下算是看出來了,巡游一事根本沒得商量。太子也在瞪他,約莫是不滿他以百官之首的身份唱反調。
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雖然李斯被迫上了太子的賊船,可他自認為自己還是忠心于王上的。王上要以身涉險,而且還要自降身份去涉險,哪怕反對之人下一刻就要被拖下去斬首,他也必須站出來阻攔。
其他臣子見李斯反對都沒用,就知道自己再說什么也是白搭。這個時候除非太子愿意勸說王上,不然別的什么人都不可能讓王上改變主意。
然而太子卻是第一個站出來贊同的人。
眾臣有些拿不準現在是個什么情況。
太子黨的李斯在和太子唱反調,這也太奇怪了。太子自己看起來好像是支持的,卻又縱容李斯不斷反對,難道兩人決裂了
還是說太子的支持是被迫的,他不好明面上和父親作對,所以私底下授意李斯想辦法阻止
看著不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