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也不管這些臣子都在琢磨什么,直接開始點這次的隨行人員。
哪怕是出門在外也要處理朝政,所以要提前做好準備。大部分臣子留在咸陽維持國都和朝廷的運轉,他身邊帶幾個重臣即可。
太子是肯定要帶上的,他之前答應過太子,以后出巡只帶他一人、不帶弟妹們。蒙毅也要帶上,很多事情都需要蒙毅出面處理。
兩個相國
秦王政掃過李斯和馮去疾,最終還是點了李斯隨行。百越新律是李斯主持編撰的,他對百越尚算了解,過去之后也能和百越首領聊一聊這方面的事情。
“馮去疾留下,輔助太孫監國。”
馮去疾立刻應是。
臣子們有些詫異
“王上不留太子監國嗎”
有太子的情況下,為何要留太孫監國太孫如今才剛剛開始接觸朝政,其實根本做不了什么,遠不如太子能干。
倘若將太子留下,那么咸陽就必然能夠安安穩穩等到王上回都。不僅所有事情都能處理得井井有條,王上出門在外也更放心一些,需要他親自處理的事務會少很多。
秦王政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可是面對愛子期盼的目光,他說不出把人留在都城自己出去的話。
扶蘇以前就抱怨過父親巡游都不帶他,回回將他一人關在咸陽干活,秦王政對此有些心虛。
上一世或許是因為局勢不妙,所以他也沒有辦法,為了大秦只能委屈心愛的太子。而且倘若刺客四起的話,將體弱的太子帶出去,也容易出現意外。
這一世朝堂穩固,各地的隱患也遠不如曾經那么多。已經許久不見刺客的身影了,太子身子骨也尚算健康,應當無礙。
秦王政便只道
“數年前寡人親赴邯鄲之時,朝中也沒有太子監國。數年過去,難道眾卿還不如當初能干”
這就是玩賴了。
當時秦國只吞并了一個韓國,現在的秦國已經吞并了全部的六國,國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國土大了、人多了,要處理的事務數量何止翻了幾倍,哪能這么類比。
可是王上非要這么說,臣子又不好直言他是在無理取鬧。再說下去,萬一被王上質疑能力可如何是好。
所以也只能乖巧地承諾一定替王上看好家,絕不讓王上出門在外還為此擔憂。
一場朝會下來,群臣都不太高興。
既沒能阻止王上巡游,也沒能攔下太子隨行。看了一圈,發現剛開始激烈阻止的李斯甚至都在隨行名單里,就很離譜。
大家忍不住多看了李斯兩眼。
這老小子不會是做戲假裝阻攔的吧他可是太子的人,真的會公然與太子意見不合嗎
如果說李斯是裝的,那就是太子預料到了有人會阻攔,所以干脆派遣李斯去當這個阻攔的人。他是相國,他站出來了其他人自然就會安靜等待,先聽相國說。
這樣一來,相國一旦阻攔失敗,臣子陣營基本就宣告放棄了。其他人再想接力也不容易,畢竟他們不如相國有話語權,相國都不行他們更不行。
李斯被他們盯的發毛
“諸位為何如此看我”
隗狀三兩步走上前拉住他
你老實說,是不是和太子殿下串通好的”
李斯
李斯設想過眾人可能會懷疑他和太子鬧掰了,但看大家現在的樣子,好像完全不是這么個想法。
隗狀的詢問他根本沒聽懂意思,什么串通
隗狀認定了自己的猜測
“別裝了,我已經看透你了。你這人一向喜歡奉承王上,我還道今日你出言阻攔是改了性子呢,沒成想都是演戲。”
李斯
李斯覺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
他怎么就一向喜歡奉承王上了他也是勸阻過王上的人好不好當初的諫逐客書你們都忘了嗎
同僚那個不算,王上那次本來也不是真的要驅逐六國門客,就是做戲安撫宗室貴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