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和他們說不通,拂袖而去。
回去之后他同夫人抱怨,說同僚都惡意揣測他。定然是眼紅他當上了相國,所以刻意詆毀。
沒關系,他李斯行的端做得正,不怕別人的詆毀。這次百越之行若能順利將他的新律推銷出去,叫百越首領都欣然接受,他當居首功,以后就再無人能動搖他的相位了。
李夫人聽得欲言又止。
你在朝堂上還言辭堅定地請王上不要去南巡呢,現在就開始盤算著怎么利用南巡鞏固地位了。別說你的同僚,連她這個枕邊人都要懷疑你李斯是不是在假裝阻攔。
面對夫人狐疑的眼神。
李斯我識時務不行嗎
王上都做好了決定,改是不可能再改的了。聰明人不就應該化被動為主動,好好抓住機會么
李夫人說不過他,干脆換了個話題
“王上這次要帶太子隨行,不知其余公子可會同去咱們女兒才嫁于二公子,若是二公子同行,那女兒”
王上巡游是去做正事的,不知會不會攜帶姬妾一起。太子肯定是不會帶姬妾的,他如今就沒有姬妾在后院里。
如果王上也不帶的話,那其余公子得到隨行的機會,怕是同樣不好攜帶家眷,以免顯得自己太重女色。
可是小夫妻兩個才成婚不到半年,正是蜜里調油的時候。巡游一趟不知要花費多少時日,長期不相見總歸不好。
還有一重隱憂李夫人沒說。
即便王上不帶姬妾出行,去了外頭,地方上的官吏難道還不會準備美妾獻給王上隨行的公子大約也不能幸免。
女兒不跟去,女婿卻在外面納妾。人都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她怕妾侍先有了庶子,日后女兒日子難過。
李斯到底是個男人,哪里會去考慮這些后宅之事。
他不甚在意地說
“其余公子是否隨行,我倒是不知曉。王上沒說,回頭我去問問太子殿下吧。”
見夫人還是一臉擔憂,又寬慰道
“你放心,倘若二公子當真隨行,也不一定就會帶上女兒。我知你舍不得女兒離開太遠,到時候去求一求太子,也能將女兒留下。”
說著他還感慨
“外出確實辛苦,而且外面也不太平。女兒家是該留在安全的國都,還是夫人考慮周到。”
李夫人
李夫人被李斯氣得夠嗆,抬起手邊的小扇就砸了過去。
活該你李斯被同僚冤枉,就你這聰明沒用到正確地方的架勢,被誤解不冤。她說的是這個意思嗎啊
丈夫是指望不上了,李夫人只好自己去公子高的宅邸求見女兒。希望女兒自己通透一些,別跟她爹似的糊涂。
李斯被砸得莫名其妙,但是夫人已經把他趕出門了,他也不好拉著個老臉去道歉求原諒,只能一頭霧水地離開。
路上碰見回府的小兒子,把人叫住問他今日當值如何。
他的長子李由已經被派遣去了地方上做郡守,二子也成家立業單獨在外置了宅子居住。如今還和他們夫妻住在一起的嫡子,只有之前跟過一段時間蒙毅的三子了。
幾個嫡出女兒倒是都已經出嫁,除卻小女兒嫁了二公子外,旁的女兒嫁的是宗室。
剩下庶出的暫且不提。
李家三郎并不喜歡被父親拉著問工作的事情,所以他看了一眼親爹臉上的印子,哪壺不開提哪壺。
他問道
“父親你臉上這個是怎么回事又被我娘收拾了”
李斯一噎
“你問這個干什么小孩子家家的不要管那么多。”
李家三郎笑嘻嘻
“我問你這個你不高興,你問我做官的事情我就高興了我們彼此彼此。”
李斯臭小子
不等李斯揍人,三郎已經一溜煙跑沒影了。眼看是去了他娘的院子,李斯猶豫了一下還是沒有追過去,不然更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