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用筆在印刷出來的圖上勾勒
“從咸陽出關,先去南陽郡。往南再去南郡,由此換乘船只,順流而下。長沙郡不必去,直接往九江郡走。”
長沙郡如今相對封閉,算是半個監牢,關押著楚人里頭不怎么服管教的那一批。秦王政沒有過去涉險的意思,進入其中很容易遭遇刺殺。
反正繞著長沙郡走半圈也能威懾里面的楚人,叫他們不敢隨意造次。而且九江郡位于東越和南越的交界地帶,可以一次性接待更多的百越首領,確實比長沙郡方便。
扶蘇指了指九江北方的齊地
“既然都到這里了,不如再去齊地逛一圈”
齊國是最后收復的,對于大秦的歸屬感只怕也很低。來都來了,那就順便震懾一下齊人。
左右回程也是往西折返,走齊地頂多算是多繞一點路。都已經出來那么遠了,再遠一些也沒什么妨礙。
秦王政看透了兒子的小心思
“等到了齊地,正好往北一點就是燕地。燕人同樣不太服管教,順便再去逛逛燕地是吧”
扶蘇移開視線
“這樣似乎確實繞得太遠了一些,朝臣會有意見的。”
秦王政你也知道朝臣會有意見
他無奈地勸說愛子
“又不是只出去一次,不用把想玩的地方一次性全部逛完。還是以正事為主,想去其他地界,以后再去。”
扶蘇小聲為自己辯解
“但是齊地和燕地本來就不安分。”
秦王點頭
“天底下多的是不安分的地方,哪能一回就走完”
想了想,他退了一步
“齊地可以去,回程時從大河逆流而上返回。順便能夠路過三晉,算是一次走過五國了。”
大河也就是黃河。
至于北境,那里就算了,這次先不去。燕地東至遼東,往那邊逛實在太遠
,朝臣聽說了怕是要撞柱子。
況且如今還未與匈奴大規模開戰,現在就往北境去有些早了。可以等打退匈奴之后再去,還能順便和匈奴談一談劃分草場的事情。
燕人在燕侯等領頭人的以身作則之下,其實已經安分很多了,沒必要急著現在就去威懾。
扶蘇只好點頭同意。
他看著父親在輿圖上很快畫好了行進路線,忽然發現有些眼熟。這不就是上一世父親第二次巡游時的路線圖嗎
第二次巡游和最后一次巡游的路線重合度還是很高的,就是從楚地出來之后再去百越的會稽郡繞一圈,然后入齊地。之后不走中原,改往北境走,去雁門、云中等地。
第五次巡游原本預計的是要去遼東一代逛逛,沒成想路過趙地就駕崩了。
扶蘇反復確認父親這次畫的路線圖里不經過沙丘,這才松了口氣。
秦王政見愛子神態有異,擔憂地問道
“怎么了”
扶蘇搖了搖頭,不想說這件事。他趴在父親肩膀上指了指輿圖,說這條路以前走過一回。
不過當時其實是從咸陽先順大河而下,直奔齊地的。從齊地出來,這才繞路去了楚地。
這次他們反向出發,從楚地往齊地走。
秦王政便問
“先去齊地嗎為何”
聽太子說那是第二次巡游的事情了,第一次是往隴西走,去威懾西戎的。但這一世西戎因為通商的關系輕易不會得罪秦國,沒有必要特意走這一趟。
秦王政便揣度,第一次震懾西戎還算合理。但第二次卻先震懾齊地,回程時再去楚地,顯得有些本末倒置了。
去齊地一定有別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