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原還想悄悄準備,屆時再給父親一個驚喜。可轉念一想這么大的動作怕是瞞不了人,倒不如現在就直接說了,叫父親提前高興一下。
于是扶蘇點了點輿圖上泰山的位置
“那次先去泰山封禪了。”
秦王政微微一愣,眼睛頓時就亮了。
泰山封禪啊,確實是個好主意。
扶蘇見父親高興,情緒也松快起來
“我們這回先去楚地解決百越的事情,倘若百越順利,天下便算是成功一統了。到時正好路過齊地,可以進行封禪,父親以為如何”
秦王政龍顏大悅
“善”
如今各地的馳道還在修建,沒有徹底完工,所以這次的巡游肯定不會特別舒服。走陸路馬車顛簸,能走水路的地方就盡量換船只了。
雖說坐船也會出現暈船一類的情況,兩相比較下來,肯定坐船舒適度更高。
后半段順著黃河回程的大船有現成的,不用浪費人力物力新造。沿河的秦趙魏齊等國都造過大船,有些還很簇新,重新刷漆裝扮一番就能用了。
倒是長江流域,楚國的船不一定好用,可能需要現造一批。好在齊國歸順之后,造船的厲害工匠
是不缺的,可以趕在冬季來臨前造好。
齊人還有造海船的經驗,秦王政沒有忘記扶蘇同他說過,海外有個叫扶桑的島嶼上有規模龐大的銀礦。
遠在海外確實是距離遙遠了些,不著急現在就去攻占。反正只是個小島,島上還沒有形成什么大國,隨時都可以過去占領。
現在先讓齊人研究能夠在海上出行的大船,這樣也不耽誤功夫。
次日秦王政便把這個路線圖發下去了,線路肯定不好瞞著重臣。不過也不能告訴太多人,免得有人提前埋伏。
臣子們一看說好的只去楚地南巡,結果最后還要繞去齊地和三晉,頓時不干了。
“王上,您這”
秦王政制止了他們的話語
“朕預備在安定百越之后,于泰山進行封禪。”
所有人的話一下子堵在嗓子眼。
總不能叫王上不去封禪吧那他們就是嫌命長了。
而且泰山封禪一出,原本團結一致的臣子們瞬間就四分五裂了。因為聰明人都想到了一件事這可是泰山封禪,誰不想親自去見證一番
但是王上之前只欽點了一小部分臣子隨行,其他人都留守咸陽。
可惡此等盛事居然叫李斯那些老賊占了憑什么李斯可以去,他們不行
隗狀立刻就改口了
“王上,臣也想隨行。臣不過是區區太仆,不必時刻留在咸陽。養馬之事底下人就能做好,無需臣親自盯著。”
其他人
你動作倒是快啊
啟也立刻跟著附和
“此言有理。實不相瞞,臣這典客也沒什么要緊的。典丞張良十分能干,有他在咸陽即可。”
太仆一個管馬的都能跑,他一個搞外交接見諸戎首領的自然也能跑。現在又沒什么外交大事,他留在咸陽沒必要。
史官
史官敬佩地看了一眼王上。
王上只是丟出一個泰山封禪,立刻就把局勢扭轉了,他著實佩服。原本他還在擔憂王上該怎么說服臣子們同意這個新路線,現在想來自己真是杞人憂天。
扶蘇在旁邊看得直樂,要不是秦王用身軀擋著,臣子們就要看見太子笑話他們了。
好在沉浸在爭寵中的臣子根本沒功夫去觀察這些異常,一心一意只想踩著其他同僚搶到隨行的名額。
秦王政原還沒有想起可以用這招,誤打誤撞倒是省了口舌功夫了。他回頭看了一眼躲在自己身后偷笑的太子,疑惑太子是不是早就猜到了。
扶蘇對父親做口型,表示這件事上輩子就發生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