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小貴族找商隊做改裝車的生意,他們也接。
反正貴族要的只是個面子而已。
對外說是換了新車,實際上是用更少的錢改裝了。又沒人會把你的車拆開來檢查是不是改裝的,不怕露餡。
不過實際上各國故地留下的貴族也不多,大部分都被大秦土匪搶了一輪。眾人手里留下的車架就那么點,能為此心生怨懟的人遠不如當初那么多。
后頭大家都白手起家,重新購置馬車時自然購入的就是新式車輛了,也就沒了這些官司。
唯一的問題就是隨著商隊生意越做越大,他們發現自己之前隨便修的路實在不太好用。
指望朝堂撥款修路有些慢,大秦的馳道已經確定只聯通部分郡的郡守府。想要郡郡之間皆有馳道都得等個幾十年慢慢修,更何況郡內各縣之間的道路。
朝堂不修,商隊卻要做生意,那就只能自己修。
是縫縫補補隨便修一點,以后年年重修,還是一次性花多點錢修個好的,剛開始商隊有點拿不定主意。
后來請示過巴清之后,得到了上面的準話。
如果商隊自己能雇來人手修路,那么官府愿意出一小部分的資金支援,替他們分擔成本。
商隊雇人那就不算徭役了,是做工拿報酬。
雖然大秦徭役也給工錢,可一個是強制性的,一個是自愿雇傭的。在庶民看來就是不一樣,干活的積極性也不同。
就這樣,有些進展順利的縣城之間已經修上了新路。
唯獨馳道預計要修的部分沒人去動,免得自己花錢修完之后達不到馳道的標準,平白浪費人力物力。
秦王車架路過一些地方時,還能看見有庶民熱火朝天地為商隊做工。
車架稍稍停了一會兒,秦王政站在高處觀摩了片刻。
史官好奇地小聲問蒙毅
“官府只出一部分錢修路,商隊沒有意
見嗎”
他見這雇傭修路的商隊不僅要出工錢材料,還要給庶民一日兩餐。這么多人,支出可不少,修路分明是官府的職責。
蒙毅答道
“商隊是在替大秦賺錢,在交稅之外,剩余的利潤本就要抽一半貢給太子。”
因為商隊名義上是太子名下的,所以為了獲得太子庇佑,商隊首領都很有眼色地額外給太子送上一半的錢財,算是花錢買個靠山。
商稅算是國庫收入,而給太子的,就是太子的私人收益了。只是太子一般都會直接把這些錢一起送入國庫,并不會自己留著。
這次修路太子讓他們用上貢的這一半利潤去修,給庶民的工錢等待遇也走這里出。商隊自己除了費點勁招工之外沒什么損失,又難得可以為太子辦事,還能順便改善自己行商時的環境。當然卯足了勁地好好干活,力求盡善盡美。
甚至有些商隊的首領會來事,自掏腰包添補了一些。說是不能叫太子全出了,他們有錢,也愿意為大秦做點貢獻。
蒙毅遙遙指了指路邊豎著的石碑
“上頭記錄了捐錢人的姓名,有些富戶想賺個好名聲,就也捐了些。”
石碑立下之后,愿意來應聘的庶民也多了起來。畢竟這種石碑的存在就代表這條路是私人修建,確實和徭役不同,不是官府在巧立名目忽悠他們去做苦工。
史官點評
“但它確實是巧立名目忽悠人服役。”
蒙毅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