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陸地上的運糧車,輕輕松松就搶走了。
秦王政看著扶蘇畫出的幾條運河道路,眉心微蹙。
航運確實比陸運要好得多,只是要修的河道太多了。這幾段不像之前都有人修過,只要在基礎上疏通擴建一下即可。
重點是,大秦現在還沒有出征東北的想法。
扶蘇則道
“不著急現在就修,先規劃好路線。等日后騰出手來,再修也不遲。”
遼東之外還有一些游牧部落,雖然不足為慮,但也要防備他們突然犯禁。有了往東北走的運河,打起仗來運糧就能事半功倍。
大秦如今富有四海,要考慮往東南西北各個方向支援的效率。不像以前只有一畝三分地,隨便幾條路就夠用了。
秦王政眉頭舒展
“不錯,且先
記著。待馳道修好,便可騰出手來修運河了。”
之前他們承諾了替南越修靈渠。
不過因為南越順利歸附大秦了,靈渠就沒有那么急迫。上輩子著急修靈渠是為了攻打百越,現在沒了這個動力,靈渠可以慢慢修。
秦王政預備著等馳道修完,再在修靈渠的時候順便把北邊的運河一起修了。
太子說的對,一次性不要干太多的事。
現如今長城在修、馳道在修、玄宸宮在修、驪山陵也在修。再加個運河,庶民真的會活不下去造反的。
所幸目前驪山陵里都是征發來的罪犯,不算在徭役之中,與庶民無關。
秦王政盤算了一下庶民的承受范圍,遺憾如今大秦的男丁還是太少了。
可這么少的人口,想要養活也不容易。
目前還沒有進入戰后的人口爆發期,國內糧食暫且夠吃。等人口爆發后,那就要頭疼糧食產量的問題了。
西域的商隊來往西方時已經開始偷偷夾帶糧食回來,搜羅新作物的重點也放在了尋找更高產的良種。
可惜良種難得,西方自己似乎也不怎么吃得飽飯。
使者繚聽聞了王上的煩惱,忽然一拍腦袋。
“良種嗎其實我隱約聽駱越人說過幾句。在他們的地界里,好像有一種稻谷挺豐產的。”
駱越地處越南,濕熱的氣候讓那里物產十分豐富。
繚原本覺得駱越部落都沒正兒八經種過地,采摘收獲全看運氣。或許是他們沒見過大片的稻田,才會看哪處出現野稻田就覺得那種稻子產量大。
畢竟中原人看產量,是要算每畝收獲多少的,有個數值對比。百越不一樣,他們看前頭有一大片的食物,就覺得這是豐收了。
如今聽聞王上想求良種,繚便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提起了此事。
他也不確定那種稻谷具體畝產是多少,會不會是駱越說錯了。而且稻谷不見得能在中原種活,哪怕種活了,畝產可能也會出現削減。
秦王政卻覺得這好歹是一個新思路,先派人去尋找。不試試看怎么知道那稻谷產量如何,萬一撞大運了呢
于是,很快就有一艘船只離開了船隊。跟隨駱越使者折返回江陵,去尋找產自越南的占城稻。
駱越首領這次出行帶了好幾個部落勇士出來,分一個去帶路根本不成問題。他還十分樂呵,不斷追問繚,自己那邊要是真的有良種,他能不能得到封賞。
繚
繚心道良種又不是你主動獻上的,不然那高低能得個郡守當當。現在功勞在我,你還想摘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