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越首領滾。
兩家本來就不是同盟,不像嶺南三家那么團結。閩越王這么一嘚瑟,友誼的裂痕頓時又加深了許多。
東越想到嶺南三越和閩越好像不太對付,干脆決定打不過就加入。雖然他們東越離得遠,但這不代表他們就和嶺南沒辦法結盟
。
離得遠不正好說明東越的特產在嶺南是見不到的,就像嶺南有他們東越沒有的大象一樣。
沒有人主動通知閩越王,等閩越王高高興興從使者繚那里收獲來自大秦太子的好消息時,他才知道其他四家都結盟了。
他們親親密密,徒留閩越孤零零。
閩越王早知道之前和秦談判的時候,就不故意坑嶺南了。
當時他氣不過嶺南主動降低要求和他掙表現,把他襯托得很不好說話。后來就和嶺南別上了苗頭,故意打擂臺。
確實很解氣,就是鬧翻后沒法收場。
大秦并不關心百越之間的塑料友誼,繚比較好奇太子到底打算怎么利用大象賺錢。
那種動物看著確實新奇,或許能賣給貴族換取大量的金錢。可是太子說的是借,那么應該就不會把大象賣出去了。
扶蘇反問繚
“你覺得大象可以用來做什么”
繚想了想
運貨或者騎乘11”
扶蘇微笑著表示,那不就完了如今庶民能用的無非是驢和騾子。
大象最多可以運貨九噸,騾子只有一噸半。如此龐大的差距,實在叫人眼饞。
只不過大象對氣溫的要求比較高,哪怕如今零度線在黃河流域,象群可以活動的區域也比較少。頂多在長江以南待著,再往北就有點困難了。
巴蜀其實也有大象,不過不是特別多。扶蘇預備將大象安置在楚地,這樣就能從楚地節省出一部分畜力,去支援北邊了。
正好楚地占地面積極廣,需要修筑的馳道雖然沒那么多,但道路長度卻很可觀。有象群幫忙運輸重物,庶民就能輕省不少。
不過扶蘇對百越首領不是這么說的。
他說他要把大象帶去給貴族們觀賞,貴族會為此付出很多錢,這樣就可以給百越多分一些他們需要的物資。
可實際上象群運輸東西收費并不高,好在大秦給百越的物資成本本身就低,不至于虧本。
繚聽完恍然
“楚南雖然山地多,但需要運輸物資的區域多為平原,象群來往沒有難度,確實可行。”
大象在擁有強悍的運輸能力的同時,也兼具體型龐大的煩惱。要是讓它們走一些不好走的小道,也不是不能走,就是容易踩踏莊稼。
百越目前還沒有大范圍地馴養象群,所以這個生意要做起來得去野外抓野象。據說最好是抓年幼的小象從小養,不然制不住。
扶蘇不管這個,抓象的事情百越自己解決。否則他們什么都不干就白拿好處,沒有這么好的事。
無論是抓象馴養還是尋找良種,都不是一時可以搞定的。船隊轉入運河朝淮水走的時候,派回百越的侍者也沒走多久。
九州大地已經正式進入春季了,春耕之事有了前幾年的經驗,馮去疾自己一個人在咸陽就處理得極好。
秦王政在外難得輕省一些,不必煩惱春耕出現問題。他
與太子站在船上眺望運河兩岸的庶民勞作之景,頗有感慨。
“夫差挖這條運河,雖是為了行船運輸,卻也給周圍農人了更多的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