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扶蘇選擇了曲線救國。
先做好所有極端天氣的預案,無論出現什么情況,都說是天降祥瑞。哪怕和祥瑞夠不上邊,也能說這是上天對秦王的考驗。
封禪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能誰來都行呢上天肯定要考驗一番,看你有沒有資格封禪。
能夠順利渡過難關的,就算是考驗通過了。佐證便是秦王封禪之后“祥瑞煙花”炸起,這還能不是上天給秦王的表彰
秦王政聽著愛子侃侃而談,又看了一眼總算擺脫將閭的糾纏溜進殿內的史官。輕咳了一聲提醒愛子不要當著史官的面說這個,免得被記錄下來。
不然后世人一看,發現祥瑞什么的都是你策劃的,會嘲諷你的。
扶蘇卻道
“功績不足才會被人嘲諷,父親功蓋三皇德高五帝,如何會被嘲笑后人只會稱贊我機智,為父親化險為夷。”
說著扶蘇還扭頭去叮囑史官,務必把他的策劃全盤記載下來,讓他們都看看他對父親的一片真心。
史官好、好的。
秦王政
上一世的封禪其實分成了三個部分,并不是只去了泰山就完事的。
第一步先去了嶧山,在山上立石銘記秦之功業,證明自己有資格進行封禪。
第二步才是登上泰山,進行封禮,祭祀上天。
第三步則是前往梁父山,在此進行禪禮,祭祀大地。
但是這三個步驟也是父親決定的,此前并無先例。所以如今封禪是走三步還是只走一步,其實都可以。
由于大秦如今有意削弱天下人對天地的信仰,封禪就沒必要搞那么復雜了。
泰山封禪一是證明始皇帝的正統性,二是彰顯大秦國運,三是給天地一個面子。所以差不多就可以了,去一個泰山足夠。
前世始皇帝還需要立石證明資格,今生他驕傲地認為沒那個必要。
他的大秦在另一個位面已經延續了許多年,說明大秦就是可以千秋萬代的。他不必向任何人證明他的功績,功績擺在那里誰也無法抹除。
扶蘇很愛父親這樣的驕傲。
他提議道
“雖然不必立石自證,卻可以立下碑文向上天宣布我大秦的功業萬古不朽。”
封禪之時在泰山立碑,謙虛點說是向上天稟明秦國這五百年來努力的成果。驕傲點說,就是在向天地炫耀他大秦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憑什么不能炫耀呢
這種時候就不必太過謙虛了。
秦王政你怎么比朕還驕傲自滿
但他到底拗不過太子,只能答應下來。
罷了,他結束了兩個位面的亂世,這可是雙倍的功績。不過是向上天炫耀一下而已,天地總不能和他計較這點小事。
史官在旁邊奮筆疾書,一臉與有榮焉。
他也覺得太子說的對,他們大秦之主何須像個交作業的晚輩一樣謙虛地對上天陳述自己的功過
古時三皇五帝在神話中能令神仙俯首相助,他們王上也值得。要是凡人真能成神,他們王上不得去神界當個神帝
反正都是編的嘛,黃帝怎么可能真有神仙相助。
古人能編,他們秦人也能編。
回去他就讓夫人編個神話故事,等過個千百年,這故事就會成“真”。畢竟現在也有很多人真情實感地相信黃帝能夠號令神獸應龍,得到玄女下凡相助也是真的。
十月初一這日。
早晨天氣晴好,初冬時節的陽光灑在身上暖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