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抄他越覺得他大兄真是個人才,可太會給自己省事了。
關鍵人家還是當著父親的面這么做的,完全不帶一點心虛,光這個心理素質他們就有得學。
不過這個詩經明顯就是現編的,還是大兄現編的。根本不像大兄說的找人編的,難道大兄是為了他們這些弟妹的兒女特意花費了時間做這個
公子高心里剛升起一點大兄是不是太敷衍的想法,轉頭又有點感動了。
扶蘇看透了他的想法,強調
“不是我編寫的,我可不和旁人搶功勞,我就是閑來無事謄抄一遍。”
公子高卻道
“那大兄也是費神了,謄抄這么多要花很長時間吧”
扶蘇哼,隨你怎么想。
秦王政笑看他們兄弟兩個吵嘴,又看著每個兒女后頭跟著的一串名字,突然想起愛子這一世膝下空虛,居然只有三個孩子。
上一世太子的孩子們他都有印象,倒是別的兒女的孩子他沒那么多時間關注。如今里頭的絕大多數人都見不著了,難免有些可惜。
孩子他爹可一點都不可惜。
都重生了就別指望一成不變了,說真的扶蘇也不確定公子高如今生的長子就是上輩子那個南嘉。
公子高的年歲變了,他妻子雖然年齡沒變,兩人只是從姐弟戀變成了兄妹戀。但他們成婚的時間和懷孕生子的時間都和前世有了出入,誰敢保證孩子還是前世那個孩子
說起來扶蘇的前三個孩子和上一世一致,都算得上是運氣好了。
等眾人都走后,扶蘇便安慰父親。那些孩子在另一個大秦生活得幸福美滿,倒也不必執著每個大秦都有他們的存在。
萬一某個大秦中他扶蘇在權力斗爭里輸給了旁的公子,那他兒女可太遭罪了,他倒不如根本沒生過孩子。
秦王政有些生氣
“怎么又說這樣的話”
他很不喜歡愛子設想一些悲觀的情況,哪怕他其實也知道各個世界發展不同,或許真的什么局勢都有可能出現。
何況扶蘇因受上輩子神魂不全的影響,思維一直偏向消極,喜歡做最差的準備。哪怕重生之后,扶蘇也已經改不過來了,并不是有意說些刺耳的話扎老父親的心窩子。
見父親不高興了,扶蘇便不再提這個。
他轉而說起開心的事情來
“煙花等物我已經命人在各處放好了,到了時辰便會點燃。上一世封禪時不巧遇到了降雨,此次我已令太史細觀天象,應當不會再落雨。”
因為封禪遭遇暴風雨的緣故,那些儒生很是嘲笑了一番父親。
當時始皇帝不好降罪于他們,扶蘇哪怕再生氣,為了仁德的名聲也只能忍著,為大局計。
不過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記仇的某人足足把這件事記了十年。十多年后他坐穩了皇位,曾經譏諷過父親的一個都別想好過
。
里頭有些人提前死了,倒是便宜了他們。可扶蘇才不管什么父是父子是子,他只知道父債子償。
那些人難道以前沒有仗著親爹的大儒身份得到裨益嗎沒道理有福同享,有難不同當。
除卻嘲諷始皇帝遇風雨是不得上天眷顧之外,此前因為許久無人封禪,眾人皆不清楚封禪的流程。
于是父親招來了七十余大儒商討該如何操作,結果因為他們提的建議過于簡陋,父親沒有采納,他們后續也為此心生怨言。
都說始皇帝遭遇暴風雨除卻上天不眷顧之外,也是由于他用的禮儀不合規。借此譏諷秦人蠻夷不懂規矩,活該被上天厭棄。
扶蘇你們這么能叭叭,一定很懂規矩吧知道妖言惑眾、污蔑君王在秦律里要受什么刑罰嗎
重規矩的大儒可不能躲避律法的處罰,否則你們還不如蠻夷之人懂事,豈不是貽笑大方
扶蘇對太史預報天氣的能力有所質疑。
但是除卻太史,也沒別的人擅長這個了。不能因為上輩子這人看走了眼,這輩子就棄之不用,畢竟也找不到新人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