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有些無奈地看了一眼兒子,跳過這個話題。
他冷靜地指出
“即便是箕子侯國,也開不出太大的商路。”
扶蘇點頭
“所以我的意思是,繼續往東和北走。我華夏尚且不曾探尋過大陸東岸的盡頭,不知那外面還有什么天地。”
往西的盡頭已經靠著商隊探尋過了,一直走到了西邊海岸。非洲那邊倒是沒怎么過去,因為被大沙漠擋住了,商隊沒有作死到非要橫穿撒哈拉。
華夏以北的高原他們沒去過,東北那邊往東走也沒去過。那里到底有什么他們都不清楚,說不定又是一個物產富饒的西方呢
反正先準備著,這些事情肯定都要交給子孫后代去做。他們當祖宗的把基礎打好,制定出供人參考的制度和應對策略來,子孫只要照做就行了。
始皇帝對于完善制度非常感興趣,這是他的強項。
在這方面,扶蘇就遠不如父親了。只能給父親打個下手,查漏補缺這樣。
在咸陽忙著規范邊境通商制度的時候,驪山那里迎來了許多頗有研究精神的醫者。這群醫者一來就是挑人,挑身體虛弱的刑徒過去,說是要做醫藥試驗。
驪山陵這邊的都是犯了罪的刑徒,還要服刑許多年。體弱之人在這里的日子非常難捱,畢竟修建陵墓不是什么輕松的活計。
別說體弱的人了,身強力壯的常年干重苦力活也吃不消。腦子靈活的就打起了小算盤,想靠著討好管事換去做更輕省的工作。
一開始這招是很好用的。
直到后來太子殿下全盤接手了驪山陵的修建工作,派來了自己的人手盯著這邊。
那些以權謀私的全部被揪了出來,輕的只是受了點罰,重的直接就跟著刑徒一起干苦力去了。
不僅不能繼續當管事,還淪為了刑徒。此事一出其他人都不敢再搞小動作,生怕步了他們的后塵。
太子殿下發話了,君上的陵寢乃重中之重,他決不允許有人在這里生事。
本來修陵的人手就不夠,還把能干的調去干輕活。怎么的,耽誤的工期你們管事能補上
大家都發現,太子殿下確實缺人。他已經缺到會積極從管事里抓人去填空缺了,這誰還敢再給刑徒開后門。
太子的下屬還重新分配了工作,把看起來能干的全部調去工地了。體弱的一并調走去做輕活,最大程度壓榨罪犯的勞動力。
體弱者日子這才好過了一些。
這次的醫藥試驗乍一聽好像很可怕,但愿意去的人其實還不少。
因為消息早就傳遍了,所有人都知道去了只是感染一下上回那個疫病。那個病根本不可怕,至少對于刑徒來說沒有整日做不完的苦力活可怕。
當藥人就不用干活
了,還能吃到更好一些的飯食。聽說藥人都是跟著醫官吃飯的,醫官的伙食絕對比刑徒好得多。
不少身體強健的刑徒都很扼腕,詢問為什么只要體弱的下次還有沒有機會,讓他們這些體健的也能去占個便宜
醫官
醫官原還以為不會有人愿意來,畢竟他們以前在鄉里坐診時,偶爾需要有人試藥,花錢都找不到樂意的庶民。
庶民當然不樂意,誰活得好好的想去試藥。愿意的都是覺得日子過不下去的,而刑徒里八成都覺得生活沒盼頭。
當然,也不是所有刑徒都肯報名參加。
胡亥沉默地搬運著石塊。
他的嗓子被毒啞了,說不了話。但他能聽見周圍人的交談,知道最近發生的大事。
他的工友全是大字不識的庶民出身,胡亥想靠寫字和人交流都不行。久而久之,他就歇了心思,不再折騰了。
直到胡亥發現他們這個小隊里多了兩個人,這兩人經常背著管事偷偷用寫字交流。他們好像是兄弟兩個,以前日子估計過得不錯,一看就不是窮苦民眾。
胡亥就知道了,這兩人八成和他一樣,是被太子處理過來的。
就是不知道為什么太子不殺了他們,他們又不是大秦公子,不至于讓那個他那個好大兄不敢隨便殺掉吧
胡亥至今還以為自己是被太子授意弄來服刑的。
至于父親,胡亥覺得父親太冷漠了。扶蘇這么對待手足兄弟,父親竟也不聞不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