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卻已經開始動手了。
他決定引誘一下箕子侯國,騙對方主動出手。
畢竟大秦確實不好再生戰事,主動去騷擾別人容易被文官彈劾。可如果是人家先動的手,他反擊那就很合理了,沒有敵人打上門來還避戰的道理。
正好魚餌都是現成的。
韓信摸了摸自己的臉
“本將軍看著是不是挺小的”
他和太孫差不多大,太孫才十五六歲,他也才十五六歲。在敵人眼里,他這種屬于毛都還沒長齊,肯定好欺負。
章邯
章邯知道他想干什么了。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軍營里就出現了一堆嘴碎的大頭兵。在邊境駐防的時候還會高談闊論,聊天內容基本都是在吐槽主將是個小毛孩子。
“真不知道上頭是怎么想的,派個小娃娃來當主將。”
“可我聽說他之前帶兵擊退了匈奴啊”
“這都信他那個副將你知道是誰嗎那是蒙恬將軍的兒子,比他年紀大不少,打仗很厲害的”
“你的意思是,功勞是他從蒙小將軍手里搶的”
“不然還能是他自己掙的”
章邯聽完
章邯去問韓信
“這些話是你教他們說的”
蒙英要是聽別人說他比韓信“大不少”估計不會高興,明明就只大幾歲,哪里大不少了不要亂說,他還沒那么老。
韓信有點得意
“你也覺得我編得像模像樣吧這次肯定能騙到對面
”
章邯我并沒有在夸你
由于韓信的主動釣魚,王駕抵達遼東時就收到了箕子侯國出兵挑釁的消息。因為要領兵回擊,韓小將軍和章小將軍暫時都回不來了,要等打完箕子侯國才能來拜見陛下。
始皇看著韓信寫來的戰報里花了好些筆墨絮叨箕子侯國有多囂張,還抱怨對方看不起他年紀小。
轉手把戰報遞給了太子
“這是寫給你的。”
雖然韓將軍沒有再像當初那樣越過陛下給太子寫信,但一封信到底是給誰的,光看口吻就能看出來。
韓信給陛下寫奏報時,還是比較公事公辦的。大約是為了塑造可靠主將的形象,用詞都比較言簡意賅,沒太多廢話。
而寫給太子的就不一樣了,像寫家信似的嘮嘮叨叨。一會兒炫耀自己有多厲害,一會兒又抱怨對面不識好歹,甚至還寫了他是怎么釣魚執法的。
扶蘇看完扶額嘆氣
“他既然知道自己主動出擊會被彈劾,怎么還在信里大喇喇地說出來了”
難道他以為這封奏報只有太子能看見,別人都不會過目嗎
始皇含笑說道
“韓將軍的顧慮也并非沒有道理,雖然是他出手引誘的,然對面若無攻打之心也不會上鉤。且讓他們打著,能震懾箕子侯國也不錯。”
扶蘇無奈地搖頭
“父親,回頭臣子們又要抱怨你太縱容武將了。”
幸虧他大秦的文臣也都是主戰派臣子,雖然沒有帝王和武將那么極端主戰,至少也不會支持站著挨打。
別管韓信用的什么手段,現在的事實就是箕子侯國先動了手。那么其他的暫且放到一邊去,回頭再算賬,大家先把外敵打老實了再說。
邊境地帶的這點小戰事無關痛癢。
事實上夏季過去之后,缺糧的匈奴就又從北邊高原下來試探了,邊郡那頭和他們零星打過幾場,再次將人打跑。
在大秦看來,和箕子侯國的這次交戰也沒比和匈奴的交戰規模大多少。都是半斤八兩的小戰役,就和日常出門遇到村口打架差不多。
王駕依然按照原定路程往襄平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