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十分贊同
“善。”
隨即取出他的祖訓,認真記下此事。
要求后世兒孫不能因為自負天下一統、周遭再無侵擾,就自大膨脹。覺得養那么多軍隊是多余的,或者即便養著也當豬養,不好好訓練。
處理完草原的事情,東胡那邊還沒扯皮完。
可始皇帝這次出行的最重要目的已經達成,都城那頭催得緊,總不好真的在東北耽擱時間。
所以陛下給深入東胡的李丞相留了封書信之后,就干脆啟程回京了。
李斯本來就被這群糾結的東胡人搞得煩躁,歸不歸順你們倒是給個準話。一邊心動一邊猶豫,煩人得很。
結果又聽說陛下居然丟下他先走了,李斯頓時更煩躁了。
陛下竟會拋下他獨自離開
李斯面色不善地看向那群
東胡首領,都怪這些人耽誤時間。否則他早就處理完了事務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就可以跟著王駕一起回京,何須像張良一樣倒霉地被困在這里
陛下怎么能這樣,他可是丞相,留在東胡算怎么回事。丞相責任重大,有很多要事須得他來處理,再怎么也不該丟下他啊
李斯警惕起來。
陛下該不會是找到了新的丞相人選,準備趁他不在培養旁人吧
當初王綰就是被勒令閉門思過,接觸不到太多朝政,然后太子和陛下讓他去頂替王綰代理相國的事務。等王綰關完禁閉出來,相位就順理成章地被他頂替了。
李斯覺得自己很危險,要是他真在東胡待上幾個月,會不會回去之后也要面對個隨時能頂替他的“代理丞相”
不行他不能坐以待斃
李斯的眼神凌厲起來
“諸位首領若是無心歸附,那便直說,何須與老夫拖延時間。明日某便領人回秦,你們也無需再糾結了。”
這是下了最后的通牒。
要么趕在明天之前給個準話,要么他就默認東胡不想和平歸順了,直接帶著所有人才和物資離開。
大秦又不是沒有軍隊,逼急了他們干脆一路打過來,強行占領東胡。這些日子就是太給他們臉面了,才叫這群人膽敢拿喬。
東胡首領大驚失色
“丞相何故如此我們不是商議得好好的嗎”
怎么這就不耐煩翻臉了是因為大秦皇帝離開了遼東所以始皇帝之所以走人,就是不想再和他們談了
東胡頓時意識到不能繼續拖了。
大秦皇帝的離開和大秦丞相的翻臉,都讓他們意識到秦國恐怕是真的沒有耐心繼續扯皮了。
一群人緊急開會商議對策,討論到底要不要見好就收。
其實這些天東胡已經意動了,因為眼看著匈奴都被拿下,東胡實在沒什么反抗的余地。之前只是不甘心,現在不甘心也晚了。
都拖了這么久,能拖一天是一天。
大家就想著暫時不給準話,這樣自己還能多當一段時間的首領。像這樣頭頂沒有秦國官吏壓著的日子不多了,以后設了郡可是得受郡守管轄的。
現在嘛,話都說道這個份上了,除非真想和秦國開戰,不然只有一個選擇。
當天夜里,李斯就得到了準話。
這群東胡人真是不會做人,大晚上的把人從被窩里叫起來說這個。李斯的臉色更陰沉了,沒睡好覺的他接下來好幾天都脾氣極差。
這群人早干嘛去了,真是不逼一下就不知道聽話。
現場局勢調轉,從大秦極力拉攏東胡變成了東胡生怕大秦翻臉走人。所以李斯干脆也維持著臭臉和他們談判,將之前提及的條款再次拿出來討價還價。
原本他有耐心,愿意多給東胡一點好處,換對方安分。
現在他發現了,東胡這種部落就是欺軟怕硬,既如此也沒必要對他們太好。差不多就行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