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在思考一件事。
別人家的父親會給孩子親手刻章,小孩子們湊在一起就會拿出來進行攀比。因為舜華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所以她才會跑來找太子要章。
那他家太子小時候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
腦補一個小太子羨慕地看著別的小伙伴都有父親親手刻的印章,但是他沒有。而且因為父親太過忙碌,他很懂事地沒有和父親提過這件事。
始皇默默拿起玉石和刻刀,決定給兒子補一個。
雖然現在兒子大了,不可能再拿著印章去和別人攀比。可這不妨礙什么,畢竟光是父親送東西給自己,就能叫扶蘇很開心了。
始皇刻得很慢。
既是因為他獨自一人待著的空閑時間不多,大部分時候扶蘇都在身邊。作為驚喜,自然不能當著扶蘇的面刻,只能慢慢來了。
還有一點則是他想雕琢得精細一些,要刻得比別人家父親刻的更好。
所以二天下來,還是只刻了一點點。
不過始皇并不著急。
這天他忽然想起來一件事,意識到太子小時候大約是沒有被人炫耀過印章的。所以他不會由于羨慕別人而暗自神傷,不曾受過這個委屈。
可這也并非什么好事。
畢竟太子沒被人炫耀過的原因,是太子他從小就沒什么朋友。沒有朋友,自然就沒人找他炫耀這個。
聽起來比被人炫耀過還慘。
始皇嘆了口氣,問蒙毅
“太子幼時,朕是不是太虧待他了”
扶蘇這么不負責任,都能想起來給兒子準備伴讀。橋松這一世小的時候身邊各種文武玩伴都不缺,哪怕沒有伴讀時也有和他同齡的叔叔和姑姑相伴。
莫非扶蘇就是因為自己從小沒有朋友,才會格外在意這個,于是決定在孩子身上補回來
蒙毅嘴角微抽
“陛下多慮了,臣瞧著太子仿佛不覺得自己被虧待過。”
陛下為何突然自我反省起來了就他們太子那個樣子,像是被虧待過嗎
蒙毅以前還沒到陛下身邊隨身侍奉,倒是不太清楚他們父子往昔的相處模式,這種事情估計也就只有宮中伺候很多年的侍者知曉了。
但光看如今太子那股囂張勁就知道,這家伙絕對是從小被寵溺大的。
不受寵的孩子哪個敢在親爹跟前隨心所欲瞧瞧其他一年都見不著父親幾面的公子是什么模樣就該心里有數了。
始皇卻說
“太子一向擅長委屈自己,也很知足。便是被虧待了他也不會說的,還整日高高興興的。”
始皇想起兒子小時候就是開心果,每天都精力充沛,幾乎沒有傷心難過的時候。
裝哭不算。
蒙毅
蒙毅麻木地聽著陛下張口一句“太子擅長委屈自己”,閉口一句“太子受了虧待也不說”。
他懷疑陛下認識的太子和他認識的不是同一個人。
就算是親爹,這個濾鏡也過分了。
蒙毅發誓,他就沒見太子當真吃過虧。從來沒有太子受委屈的時候,太子只會讓別人受委屈。
可是面對頂頭上司,蒙毅也只能昧著良心附和陛下。
他煞有介事地點頭
“陛下說的也是,不知陛下覺得您在何處虧待了太子”
陛下道理是哪里來的這種稀奇古怪的感慨,他要仔細聽聽。
始皇于是提起兒子幼時沒有玩伴
“他只能與弟妹們作伴,但他們總是玩不到一起去。”
陰嫚還好些,別的弟妹扶蘇其實并不愛和他們來往。他和弟妹們培養出感情來,還是這輩子的事情,是繼承這里這個扶蘇的記憶后才建立起來的親情。
以前的扶蘇心里只有父親一個人,他寧愿天天和父親膩在一起,也不想去找其他同齡人玩耍。
直到十幾歲開始入朝參事了,才在始皇的鼓勵下和王離等人有所來往。可那不是交朋友,是像少年秦王政結交蒙恬蒙毅那樣的政治行為。
始皇現在回想起來,后悔他應該在扶蘇小的時候就把臣子家的孩子召入宮中,陪伴兒子一起長大的。
蒙毅
什么叫太子不喜歡和弟妹玩,所以沒有同齡的伙伴這不是他自己的問題嗎這還能算陛下虧待太子
蒙毅漸漸意識到自己和兒控沒什么好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