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頷首示意他去吧,那臣子總不能連起居郎都想著避開,沒有這樣的道理。
小史史官悄悄摸進了殿里。
他繼承了他爹的隱形人天賦,進進出出絲毫不引人注意。臣子正唾沫橫飛地說著什么,說到激動處根本沒察覺到附近的變化。
小史史官不著痕跡地往角落一站,開始筆走龍蛇,飛快地速記起來。
本來這幾天是長假剛剛結束,群臣最為頹靡的時期。小史史官以為大家都會維持在同樣的有氣無力狀態中,不成想這位臣子倒是挺有精神的。
他探頭瞅了一眼。
這家伙不是最早那批跟著始皇帝打天下的老臣,是二十年前太孫加冠那會兒才入朝的,目前擔任中大夫。
這人比較顯老,聽說從長安學宮畢業出來考進咸陽官場的時候,才三十出頭。如今不過五十歲,卻硬生生像是已經七老八十了。
始皇帝陛下都比他看著年輕。
對方能力是有的,不然換個人給他二十年也休想在競爭激烈的咸陽混到中大夫的位置。
中大夫是專門掌政事議論的官員,為諫議大夫之一。諫議大夫在漢代被改名為了光祿大夫,算是個十分體面的官職了。
名義上,諫議大夫歸郎中令管,但其實郎中令管不著他們。諫議大夫里頭細分了太中大夫、中大夫、諫大夫三種,多的時候能有數十人一同任職。
雖不在九卿之列,卻掌諫議大權。
和主業彈劾別人的御史臺不同,他們更多的是在國事上提出見解。
和他們有差不多職權的是郎中令手底下的議郎們,但議郎在大秦如今更多的是培養年輕人用的。大家以多聽多看為主,很少敢主動開口。
面前這位中大夫任職諫議大夫有一段時間了,自覺是始皇帝心腹。便忍不住想陛下之所想,急陛下之所急。
因而這人張口便是
“臣以為,陛下還是應當提高警惕。”
小史史官豎起耳朵。
提高什么警惕警惕什么東西
中大夫繼續說道
“陛下統御四海多年,萬戶升平。朝中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實則暗藏危機。”
小史史官越發好奇了。
快說啊,仔細說說,哪里暗藏危機了謎語人滾出大秦,說話能不能不要繞彎子
他用胳膊肘捅了捅旁邊的侍者,用眼神詢問他這位大夫之前有沒有講具體內容,是不是他來晚了才沒聽見。
侍者搖了搖頭,比了個“大夫一直在繞彎子說廢話”的手勢。
小史史官麻了。
始皇帝陛下最近也是整壽剛過心情好,才耐得下性子聽他兜圈子。但再有耐心也受不了有人廢話到現在,臉上明顯露出了不悅之色。
中大夫見狀不敢再委婉暗示了,只能明言
“陛下,太子不得不防啊”
始皇帝
小史史官
侍者
全場所有人都沒搞懂,這個話題是怎么得出當前結論的。
其實從一開始這家伙非要太子避開的時候,始皇就隱約意識到對方要說的和太子有關系。
每隔幾年總有人跑來他這里說類似的話。
畢竟他當皇帝的時間太長了,官場更新換代又快。老臣陸續離開,新人涌入咸陽。
前一波人安分下來了,過幾年又是一批沒見識過始皇帝父子情深的新面孔。
始皇已經習慣了幾年一次的老生常談,甚至都開始淡定地欣賞起這群人的表演來。
他很好奇這次的臣子又能從哪個方向挑撥他們父子關系,于是洗耳恭聽。可面前這家伙,思維是不是太跳躍了一些
中大夫不繞彎子之后嘴皮子就麻利起來。
他很快給出了自己的完整思路
“陛下您算一算,太子已經做了多少年太子了自滅趙起,快四十年了吧”
“天下豈有四十年太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