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種掙扎顯得十分無力。
接受能力強的人在震驚過后,已經開始迅速討論起進一步的話題
「問題來了,二名候選人,哪位才是ui梓桑大大」
「首先排除始皇,畢竟梓桑記載過二世時期發生的事情」
「那就只剩下太子和太孫了」
「扶蘇和梓桑,扶蘇是桑樹,梓桑里帶個桑字,你們說會不會」
「扶蘇自己寫自己的同人嗎有點炸裂了姐妹們」
「如果是扶蘇的話,我居然覺得這件事是他能做得出來的」
「我也」
「我也」
「臣附議」
扶蘇粉很想反駁,但仔細想想,感覺好像沒什么能反駁的。
「所以就這么徹底不考慮橋松了是嗎允悲」
「主要橋松應該不敢拿他爹的名字給自己起個筆名吧」
「也不一定,可能是背著他爹偷偷起的」
「然后背著他爹再偷偷寫他祖父和他爹的同人文是吧」
「你看一眼這個印章,再跟我說偷偷起,這都拿出來用了,哪里偷偷了」
「那啥,可能這封奏折是他爹死后才拿出來用的呢」
「首先,這個太守我去查了一下,扶蘇在位的時候他已經死了。其次,梓桑
這個人的作品大一統初年就面世了。你猜橋松要是那個時候背著他爹搞這個,能不能瞞得過兩位長輩」
「有道理唉,扶蘇那個情報網是挺厲害的」
「這么一說就對上了啊扶蘇因為情報網厲害,所以他知道很多內幕,才能寫出塞外實錄,是不是很合理」
「草一種植物我感覺破案了」
「你們都在分析時間,只有我,不靠這些也能確定梓桑肯定不是我家橋松崽」
「為啥」
「因為橋松如果寫同人,肯定不會寫什么始皇帝父子情深,他寫的絕壁會是始皇和太孫祖孫情深笑哭」
「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關鍵是,我不相信橋松寫東西會不去趁機揭露他爹的真面目,還在千古一帝里把太子描寫成一個形象完美的病美人」
「你們橋松粉真的,角度清奇」
官方的主持人也沒想到一次尋常的直播會破解這么一個驚天大秘密,一時有些哭笑不得。
專家人已經傻了,嘴里喃喃著
“難怪后來的史官都知道梓桑是誰,還認真研究他的作品。因為扶蘇和史菅交好,應該是史菅將真相告知過后人。但是為了避免泄密沒有書寫下來,只是口耳相傳。”
一時又呢喃著
“梓桑和滄海客是筆友,互相點評過對方的作品。滄海客后來被證實是史菅他夫人的筆名,我們當時就應該想到梓桑肯定和史菅關系密切。”
彈幕補充道
「可惜大家都以為是滄海客先認識的梓桑,他倆還有可能是一起起的筆名,畢竟滄海桑田嘛」
「說起來滄海客身份曝光的那段時間,有不少人就提出梓桑可能是名女子,說女性和女性是筆友的概率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