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來還有真跡流傳在外啊,我震驚」
「嘶,這么說的話,陰嫚墓里有幾幅,橋松手里有幾幅但不知道放哪兒了,太廟里頭有幾十幅」
「秦國國君加上始皇帝一共二十多個,有些沒繼位的也被追封為公了,全部算上是38個好像。而且扶蘇可能還畫了王后,那數量得翻個倍。如果還有他自己和兒子孫子的畫像畢竟他活挺久的,是秦五世兩歲左右去世的我勒個去大幾十張啊」
「所以這么多畫,為什么我們還是一張都沒見過」
「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其實見過了,只是一直以為不是他畫的」
「你是說玄宸宮博物館里那些」
玄宸宮作為大秦第一朝宮,地位非常特殊。秦朝時期自然沒人去動它,一直是作為皇宮存在。
到了大動蕩那會兒,起義軍倒是素質參差不齊了。但架不住有個西秦操作太騷,不僅把值錢東西都塞祖宗墓里了,還在西邊死命坑他們錢。
沒錢的起義軍打入關中之后又沒能從大秦寶庫里回血,哪里舍得放棄現成的宮殿不用、甚至還把宮殿毀棄了
所以大家依然用著大秦的皇宮,還得小心翼翼地愛
護。
不愛護不行,弄壞了修不起。
到后來秦唐入關,那就更不會對玄宸宮動手了。玄宸宮繼續作為皇宮,居住了秦唐的一代又一代皇帝。
正史上有些朝代把都城定在其他地方,很多時候是為了制衡關外九州,或者是防備北方邊陲。
然而大秦早就把北邊馴化了,匈奴人和東胡人一代又一代為秦土鎮守北疆。哪怕后來王朝末年和大動蕩時期,大家也頂多窩里斗一斗,天下恢復太平之后又親如一家了。
大秦六百年的努力不是白費的,其實到秦末那會兒基本就沒什么“匈奴”“東胡”的稱呼了,大家都自稱秦人來著。
各地起義軍叛亂的時候,秦匈和秦胡打起義軍打得可狠了。
他們認為這群家伙算什么東西,憑什么代替大秦統領他們除非這群人里頭出個始皇帝那樣的人物,不,就算只有始皇帝一半英明都成,否則免談。
但是靠北邊的起義軍好像沒什么自知之明,一個兩個找上門來都一副“你們既然給大秦當了六百年狗,那我恩準你以后也給我們當狗”的討人厭嘴臉。
秦匈和秦胡
他們沒看出來大秦拿他們當狗,畢竟除了一開始他們老祖宗不太安分那會兒,后來大秦有什么好東西都不落下他們的。
不過面前這群傲慢的家伙,倒是蠻有優越感的,根本不拿他們當人看。
后頭秦唐的開國皇帝李世民打著秦朝宗室旗號起兵的時候,那個態度對比就非常明顯了。
李世民對他們一點都不歧視,再加上他家確實祖上和秦朝皇室聯姻過,兩家立刻就信了他是始皇血脈,跟著他一起打回中原平定天下。
總之后頭的朝代沒什么需要防備北邊的需求,自然不考慮往燕地遷都。倒是西域之外的國土可能會有外敵來犯,不得不防。
再加上關中的位置很巧妙地基本就在秦土的正中心,且這里地形適中。往西可以就近培訓高原戰士,往東也可以在大江大河里訓練水師。遇到國難,關中還是個天然的烏龜殼子,西秦靠它可是撐了二十年呢。
所以后頭的朝代基本都沒考慮過遷都,咸陽至今還是國都,玄宸宮也在兩千年來一直都是皇宮。
經過兩千年的修繕和改建,玄宸宮當然早就不是當初的模樣了。但里頭還是有一些秦朝古物留存的,畢竟秦二十世也不至于把皇宮搜刮得一張紙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