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不知道了,官方記載說的是地宮沒人開過,之前勘測的時候專家也說沒被打開過。盜洞應該進不了地宮,可能就是放陪葬品的時候放錯地方了。或者劉徹壓根沒太在意這幅畫,壓根沒往地宮里放。」
「橋松手里的幾幅畫,已經有一幅的下落出來了。剩下的呢我真的很好奇。」
「這幅說是四世送給劉恒的,那會不會其他的都被四世送給別的臣子了,或者自己陪葬了」
「別的臣子可能性不大,跟他關系最好的就劉恒了,我猜只有劉恒被分到了一幅。其余的不是橋松陪葬了,就是四世自己陪葬了。」
「陪葬也好,至少沒有遺失。他倆肯定不會鬧個烏龍放在外頭等人偷,得是藏在地宮里面。」
「專家什么時候能鑒定出結果」
「應該挺快的,字跡鑒定相對來說簡單一點。」
廣大網友等了沒多久,玄宸宮博物院就公布結果了。確實是扶蘇真跡沒錯,而且比對過太廟里的畫作后,也確認那些畫作是扶蘇的作品。
粉絲們感動極了,以前一直以為見不到的東西,原來他們擁有幾十幅。
就是看過真跡再去看摹本,突然理解了為什么歷朝歷代的收藏家都在感慨摹本沒畫出真跡的神韻。
當初網友們還吐槽過,講這些收藏家說得好像他們自己見過真跡呢,他們又沒看過怎么知道沒畫出神韻。
現在發現確實,好多摹本別說神韻了,連畫面的精美程度都沒辦法保證。
而且有了劉徹這個被盜的收藏案例在,很難講那些收藏家到底是不是沒見過真跡。說不準這幅畫和很多其他的畫,都流傳到民間了,被收藏家們收藏過。
「跟你們分享一個事,我朋友學畫的,學的就是扶蘇這個畫派。他搜資料的時候發現有個秦明朝的畫師畫過摹本,畫得還特別像。
當時他就很疑惑,過去這么多年了,這人怎么能畫得那么像的,市面上流傳的更古早的摹本都沒他那個像。還以為是有別的高仿真摹本失傳了,現在想來他可能收藏過真跡。」
「我比較關注的是另一件事,留白題字里那個印章你們看到了嗎」
「你說龍鳥圖的印章那個奏折里不是經常出現嘛,據傳是扶蘇設計的,只有他
和他爹有同款,別人想要他都不許人家刻。」
「是這樣的,我們太子一直比較霸道,大家擔待一下。」
「不是,我說的是橋松那個。他那個章不像工匠刻的,看起來丑了點,會不會是橋松自己刻的」
「橋松粉立刻一個滑鏟沖過來,什么,橋松崽自己刻了章嗎激動」
「樓上我知道你很激動,但你先別激動。你可能還沒去看過始皇的傳記,里頭提過這件事。」
「啥字太多了我沒看,給我說說。」
「我也沒看,我以為里頭就寫始皇帝了,原來還提了橋松嗎」
「肯定會提啊,始皇帝人生中和這個孫子相處了五十年,怎么可能一個字不提。」
「其實那本傳記說是始皇的傳記,我怎么感覺像是父子倆的合傳呢扶蘇自己的事情基本也被寫進去了,所以扶蘇壓根不需要再寫個自傳。」
「印章那件事到底是啥不要說話說一半吊人胃口。」
「就是里頭記載了某天舜華跑去問親爹能不能給她刻個章,別人家小姑娘都有,她也想要。扶蘇難得慈父心腸就答應了,想著不能厚此薄彼,給二個孩子都刻了一枚。」
「那應該就是這枚了,刻得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