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記得扶蘇勸始皇說“不能對他們用太重的刑罰,否則天下人會認為父親殘暴,不如送去修長城,還能廢物利用”。」
「笑死,結果起居錄里說其實一開始始皇說的只是單純地丟去戍邊,太子卻讓他們去修長城,一時之間也不知道刑罰是更輕了還是更重了。
反正那些古人估計也沒研究過這些細節,只看到太子勸始皇減輕刑罰,就一股腦認定太子給出的解決方案必然更仁愛。」
「仁愛善良秦一世」
「關于盧生的記載在他誹謗始皇并逃跑之后就沒了,直到后來扶蘇上位。
史書說因為徐福久久不歸的緣故,扶蘇派人去海外抓人。最后抓回了這個大騙子,并且認定所有方士都是騙子。
然后緊接著就是盧生這個方士里的領頭人被處死,其他方士的結局沒提。懷疑是扶蘇殺了盧生泄憤,然而為了朝局穩固放過了剩下的人。」
「古人對于扶蘇泄憤處死盧生好像沒什么看法,估計也是那些文人墨客不在乎這種神棍騙子。
要是換成個普通臣子因為騙了始皇帝、過個十年被他兒子翻舊賬弄死,肯定口誅筆伐,指責繼任之君記仇小氣。」
「應該也有扶蘇仁政愛民的緣故吧,越往后的朝代文人里就有越多出自底層寒門,他們對施行仁政的君王一向嘴下留情。」
主持人沒有管公屏里的聊天,繼續說自己的臺詞
盧生在竹簡里記錄了自己是如何獲得始皇帝信任的,然后出于什么目的又提出了哪些修仙的方法。
這里頭直接向我們披露了始皇帝一開始尋仙的原因,并不是始皇愈漸衰老,于是生出了怕死的心思。
盧生從蛛絲馬跡中發現始皇帝其實并不是非常相信仙神之說,但帝王又迫切希望這一切都是真的。因而他大膽推測,始皇應該另有目的。
經過他細心打探,終于發現了端倪。一切的線索都指向太子扶蘇,尋仙求長生自此而起。
扶蘇聽著主持人慷慨激昂的敘述,沉思了一會兒。
他小聲嘀咕
“我怎么不知道盧生還記載過這些事情”
人是他下令處死的,處死之后尸首就隨便掩埋了。按理來說史學界不應該能找到盧生的墓葬,就算對方真有遺物,也很難保存至今。
這里頭必有古怪。
扶蘇想到了什么,發消息給他兒子三世,詢問對方知不知道其中內情。
三世回得很快
“那不是盧生的墓葬,是他兒子的,當時您沒有牽連他的家人。他兒子手里還有他的一些遺物,后來就干脆陪葬了,免得留在子孫手里又惹出麻煩來。”
考古學界只能從陪葬品判斷墓主人的身份,看到有盧生的竹簡,就推測這應該是盧生的墓,畢竟沒有其他能夠證明主人身份的東西了。
公屏上倒是沒什么質疑墓穴存在的,畢竟考古學界都經過多方論證了,現成的文物總不會出錯。
「這幾天的新聞我也看了,很難想到求仙一開始是因為太子的病。但是回看史書記載,發現一切其實都有跡可循。」
「所以主持人才開了這個話題嘛,開場白說完了,什么時候進入正題」
主持人說
下面大家可以一起討論了,為了秩序還是按照老規矩,上來排隊,按順序發表自己的看法。
所謂“排隊”,就是聊天室開啟禁言之后的一個發言模式。
想發言的人點擊排隊按鈕,輪到自己時就可以開麥暢所欲言了。說完之后可以選擇下麥,從隊伍里脫離,讓給下一個人發言。
主持人自己率先點擊排隊
我們都知道,秦朝的官方正史是按照時間順序簡略記載的。有的時候前后發生的事情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但更多時候是獨立的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