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秦始皇一十八年,也就是大一統三年為例。這一年發生了幾件大事,在此之前我們一直以為互相間沒什么聯系。或者說,我們理解的方向錯誤了。
第一件事是秦始皇第一次巡游途中于泰山封禪,期間會見了徐福。對方提出海外有仙山,可以出海尋仙。當時始皇帝是拒絕的,認為仙神之說虛無縹緲。
緊接著,史官記載就變成了太子中毒病重,身體垮了。雖然毒解了,卻從此變成了一個病秧子。
接下來記載的第三件事,就是帝招徐福,詢問仙山一事。并且給他派了人手送了金銀,支持他出海尋仙。
大家發現沒有太子中毒之后始皇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這一點在過往的史學界引起過爭論,一部分人認為太子出事是導致始皇帝態度改變的原因,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這是碰巧,其實是徐福想法子慢慢說動了始皇。
公屏
「支持因果論的人比較多,主要這也太巧了,而且這里頭有邏輯能說得通的。
主流觀點是太子不行了,大秦眼看后繼無人,所以始皇帝決定還是自己多活兩年。要是自己能長生不老最好,不行也得撐到孫子長成、直接讓孫子頂上。」
「但其實那個時候秦三世橋松還是個小屁孩吧,看不出來以后能不能當個好皇帝。反正更多人還是支持長生的說法,覺得始皇是為了自己求的仙。」
「確實,不然萬一孫子也出了狀況,那可咋整指望誰都不如指望自己,古人也是蠻現實的。」
「結果誰能想到呢,始皇帝是因為太子求仙的不
假,但不是因為放棄太子決定自己上,而是想找仙藥來給孩子治病。」
「幻視一個孩子被診斷為患了絕癥的老父親,拿著畢生積蓄去求騙子幫他弄來神藥給孩子治病。
本作者無字驚鴻提醒您在大秦當完美太子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現代這種事情還蠻多的,好多父母其實知道對方是騙子,可為了追求那萬分之一的可能性,還是寧愿給騙子送錢。」
「哎,想想就辛酸。」
「所以還是騙子最可惡太子殺得好野史說他把徐福抓回來凌遲了,正史只說是處死沒說怎么處死的。
既然正史沒寫,我猜就是凌遲。因為擔心直接寫會影響扶蘇的形象,這才含糊成了“處死”。」
主持人下麥了,第一個人頂上
那我就接著后面說了,后頭的記載里有關尋仙的還有好幾處。一開始徐福的尋仙沒什么結果,于是派了盧生去尋仙,結果盧生找回來個“亡秦者胡也”的圖書。
然后后面的記載就很有意思了,我們之前這一直都沒往這里想。緊跟在盧生記載后面的,一共有兩件事。
第一件,是始皇帝派遣蒙恬去攻打河套南部,北擊羌胡。史學界認為,始皇是看到這句預言后,認定胡人會霍亂中原,所以派兵攻打。
第一件,則是始皇帝下令讓中車府令趙高教導十八子胡亥判案斷獄。中車府令一個管皇帝車輿的跑去教公子斷案就很奇怪,而且還是在這個敏感的時間點。
有沒有一種可能,中車府令作為天子近臣,其實是始皇帝找個借口派他過去盯著胡亥的畢竟胡亥名字里也帶個“胡”字,說不定胡指的是他呢
公屏
「史學界怎么說」
「史學界說我們沒把這兩件事聯系在一起,因為之前都沒有明確寫出十八子叫什么名字。
胡亥就是十八子這一點,之前只是推測而已。是由于最近出土的文獻里提到了十八子的姓名,史學界才最終敢肯定了。」
「我就說這后頭為啥跟著個給孩子當老師的記載,這種事有啥好記的,公子高、公子將閭那幾個的老師是誰也沒記載啊。」
第一位發言人把話題拉了回來
我在這里提這個,主要是我覺得可以合理發散一下。“亡秦者胡”里的“胡”可以有不同的解釋,為什么“秦”不能也有兩種解釋呢
秦可以是秦國、秦朝,也可以是太子秦扶蘇嘛。我覺得按照始皇帝對他家太子的寶貝勁,別是懷疑太子被人下毒可能跟胡亥有關系吧。